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01-01 20:21:49浏览次数:635栏目:七年级历史教案
标签:初一历史教案范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  资料  历史  北师大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教案示例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过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这种领先局面一直延续到17世纪的明朝。这一时期,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划时代的科学巨匠和著作。同时,明清的小说、戏剧、书法、绘画同样吸取了前人的成果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和世俗文学。(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一、安排学生阅读教材121~122页。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已经了解了明代著名的科学巨匠及其代表作,那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4)明代科学巨著各有什么特点?
  [答]《本草纲目》是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霞客游记》是著名的地址、地理学著作。
  (5)明代科学家创作科学著作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实现理想,不懈努力。
  (6)请同学们回忆、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分别列举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著作(作者)、科学技术著作(作者)。[答]略。
  二、明清古典小说(板书)
  明朝文学中,以古典小说的成就最为显著,成为明朝文学的主流。众多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语言,叙述一个个生动、复杂的故事,有不少故事至今还在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我们的同学也一定知道、甚至读过这几部书。(出示小黑板)请一位同学上来填写出每部书的作者和你最喜欢的主人公。(表格附本教案后)
  (判断答案并订正错别字)
  (根据表格小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强调所揭示的思想)但是,我们在阅读这几部书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把愚忠愚孝、江湖义气学来,更不能迷信神佛。
  至今,朝鲜、越南、日本等国人民仍然喜爱这几部书的精彩故事,孙悟空这个形象连欧美人民也很喜爱。而《红楼梦》则被翻译成30几国的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三、繁荣的戏剧(板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城乡人民需要更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戏剧在明朝有了很大发展。明朝戏剧家中最著名的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汤显祖,《牡丹亭》是他最负盛名的剧作。《牡丹亭》全剧长55,描写了壮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杜丽娘是南安太守的女儿,不满封建礼教,游园后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会,后思念成疾而死;托梦给柳梦梅。柳梦梅精心调护,杜丽娘死而复生,两人终于结为夫妻。汤显祖通过这部戏,鞭挞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提问)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小黑板上的表格并将原遮着的《牡丹亭》一栏露出。)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都有反封建的内容。
  小结
  明朝有哪些科学巨匠?他们的著作分别是什么?
  明朝的古典小说、戏剧等在继承前人传承之上,有所发展。其中不少小说、戏剧都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这是由于明朝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明朝有哪些特点呢?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思想领域反封建思想的同时,文学、艺术领域也必然带有反封建色彩。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思想的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分析  题目中的四部作品是明清时期的著名古典小说,要求归类,给的内容限制是“不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思想”,解答时既可以从肯定入手,也可以从否定入手,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都要以对这些作品的内容有大致了解作为基础。A项《红楼梦》就是通过对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史和一对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的描写,来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B项《水浒传》歌颂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反封建思想跃然纸上。C项《西游记》更是借一个神话人物的英雄形象,来反映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斗争的精神。可见,只有D项《三国演义》不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它主要是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答案  D
  例2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都有丰富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B.都描绘人间的爱情故事
  C.都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D.都有反封建思想
  答案:D。该题意在考查考生比较选择能力。题干的题眼是“共同点”,题项摆出类似点,经辨析可知:A、B、C三项不具备同点之意,“反封建思想”是共同点。习题精选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施耐庵 C.罗贯中 D.汤显祖
  2.吴承思创作的神话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牡丹亭》 C.《西游记》 D.《水浒传》
  3.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
  A.《水浒传》 B.《牡丹亭》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4.明朝时期,文学的主流是(   )
  A.小说 B.戏剧 C.诗歌 D.散文
  5.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B.《牡丹亭》
  6.《水浒传》取材于(   )
  A.唐朝晚期的农民起义 B.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
  C.南末晚期的农民起义 D.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7.吴承恩塑造的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是(   )
  A.宋江 B.刘备 C.杜丽娘 D.孙悟空
  答案:1.C 2.C 3.A 4.A 5.A 6.B 7.D

扩展资料
曹雪芹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清朝建立后,曹家成为管理宫廷杂务的“内务府”成员。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从曹振彦之子曹玺(即雪芹曾祖父)开始,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住在曹氏任职期间的织造府内。曹玺之妻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曹家与皇帝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
  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是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工诗词,又兼作戏曲。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了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五年(1727),大约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雪芹之父曹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罪名,被人参奏,革职抄家。次年曹家从南京迁回北京。大约在乾隆元年(1736),曹家家道稍有复苏,但不久便彻底败落。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十分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他性格豪放,喜欢饮酒,多才多艺,工诗善画。“诗笔有奇气”,诗风接近唐代诗人李贺。他有气骨,孤傲不屈,嫉恶如仇。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残稿,但佚失不传。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吴承恩和《西游记》
  吴承恩(约1500—1582),号射阳山人,江苏山阴(今淮安)人。出身在一个小商人家庭。“性敏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观)之风。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淮安府志•人物志》)。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试不中,直到45岁才得了一个岁贡生(地方官学选送国子监学习的生员)。六十多岁时,因家贫母老,无以赡养,谋了一个浙江长兴县丞。由于不愿向上司折腰,不久又拂袖而归。晚年写了《西游记》。其他诗文著作很多,死后大多散失了。后来,他的亲戚邱正纲收集他遗存的诗文,编成《射阳先生存稿》4卷。
  宋、元以来,唐僧取经的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且逐步脱离真实的史实,加入了神怪的成分。孙行者这个形象已被创作出来,虽然是一个白衣秀士的模样,却已是一位神通广大的猴王了。吴承恩将这些民间流传的故事进行加工再创作,写成了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这部小说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写孙悟空的历史(第1回至第7回);第二部分写唐僧取经的缘起(第8回至第12回);第三部分写取经的经过(第13回至第100回)。整部作品,想像丰富,布局严谨,笔力雄健,语言流畅,第一和第三部分写得尤其引人入胜。作者借助神话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间的现实。小说描写了各种妖魔的凶狠残暴和西天佛国的贿赂公行。写唐僧到了西天,从如来佛手里取来的佛经是无字的白纸,唐僧只得把化斋用的紫金钵盂送给佛祖的侍者,才取得了有字真经。小说描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大闹龙宫、大闹地狱,把神鬼界的尊严、权力、秩序打得粉碎。如来佛问孙悟空:“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孙悟空干脆回答说:“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作者通过各种神化了的人物,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罪恶,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权力,敢于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但是,《西游记》描写的是取经的故事,书中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宣扬了因果报应、宿命论的思想,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相关文章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