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01-01 20:21:49浏览次数:635栏目:七年级历史教案
标签:初一历史教案范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  资料  历史  北师大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同意皮日休的观点。理由是:第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和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第二,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在以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它都占据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地位。它以古代运河之最,在世界历史上也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虽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但这是任何上项大的工程都难以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也不为过。第三,如果大运河凿通后,隋炀帝立即与民休息,或许隋亡的事就不会发生。第四,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
习题精选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参考答案: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很多,如统一南北,创立科举制等,但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因而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扩展资料
隋炀帝下江都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残暴而又奢侈的皇帝。
  为了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隋炀帝准备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他下令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
  这项工程规模十分浩大,每月征调二百多万个民夫,从江南运送奇材异石。为了从江西运一根大木柱,就需要两千人拉,运到洛阳需要几十万个工。很多民夫被活活地累死了。隋炀帝下令在洛阳的西郊修建一个大花园,叫做“西苑”。西苑周围有二百多里,苑内有海,海中修造三个仙岛,高一百多尺,岛上修建亭台楼阁,非常壮观。海的北面有龙鳞渠,渠水曲拆流入海内。沿着水渠修建了十六个院,每院有一个妃子主管。院内建筑十分华丽。为了使隋炀帝高兴,想尽办法把西苑点缀得四季如春。秋天,宫院里的树叶凋落,要用彩绫剪成花叶,挂满树枝。冬天,隋炀帝所到宫院,池沼上的冰都得赶快凿掉,用彩绫剪成事轰动了朝庭。隋文帝对这个儿子的所作所为十分震怒,便把他召回京城,禁闭宫中,并下令撤消他的一切职务。
  左武卫将军刘升保奏:“秦孝王只是营造宫室过分了一点,并无大错,还是原谅他吧!”隋文帝说:“这是法律规定的,不能违反。”大将军杨素也求情道:“把法令修改一下,他是皇子,不要处罚这么重。”隋文帝一听便生了气,他坚定地说:“国家的法令,任何人都得遵守。我如果为儿子单独制订一套法律,那我岂不是带头破坏国家的法令?当年周公平定叛乱,把武王的亲兄弟也杀了。我怎能徇私枉法呢?”
  隋文帝没有答应将军和大臣的请求,坚持依法惩处了胡作非为的儿子,在朝野上下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统一不久的国家安定发挥了作用。

教案示例
课题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年级书册 七年级下 版本信息 北师大
课型 新授课 学校    班级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唐王朝的建立,了解“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
通过学习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练习,课后自我检测,掌握基本知识。
通过课后活动,加深对“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认识和对唐太宗的正确评价。
采用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使学生认识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他的进步行改革措施,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终于促成了“贞观之治”。
教材分析 隋末农民起义后,李渊建唐并统一了全国。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调整了统治政策,在经济上轻徭薄赋、政治上广搜人才,兼听各种意见,多方完善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其在位时期,被世人称为“贞观之治”,它奠定了唐朝前期强盛的基础。贞观时期的政治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最鼎盛时期的风貌。因此,本课是学生了解隋唐盛世的政治制度的最重要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把本课内容讲好讲活。
教学重点 贞观新政
教学难点 对唐太宗的评价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突出,对新事物的兴趣相对比较浓厚。但是,他们理解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基本上还未形成。因此,教师在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分析问题也应该做好具体事例的铺垫,否则,学生将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 重点突破 “贞观新政”的内容并不困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并归纳“贞观新政”的主要措施。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些措施为什么有利于唐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能力。
 难点突破 对唐太宗的评价,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概括唐太宗对历史的贡献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形成开明的政治思想,实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政治方面,一是任用贤良,虚怀纳谏。二是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三是大兴学校,发展科举。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因而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教辅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控点



程 教学导入 中国历史上有个封建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是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难得的“治世”。今天我们学习
师:(多媒体演示课题)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打开教材,看本课的课题 1分钟
 讲授新课 教师演示第一目:唐朝的建立
(演示隋炀帝陵)这是谁的陵?可以提供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四个历史人物的画像,请学生猜想。
建议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方法是教师介绍与该图有关的信息,看哪个学生猜得有快又准。
1、这座墓在南方地区
2、它位于古城扬州
3、它的主人死于非命
4、墓主人生前很有作为但也很残暴
5、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
……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2~5分钟
  隋炀帝为什么会死于非命呢?请大家看教材第8页正文第一自然段,说说隋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它与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王朝很相似,为什么?
此处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那一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5~8分钟
  (演示唐高祖李渊像)这是谁?
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玩同样的游戏:
1、他原是隋朝太原留守。
2、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也乘机起兵。
3、他在几个儿子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并重新统一了全国。
4、他被自己的儿子逼迫禅位,而这个儿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
5、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唐高祖李渊)
多媒体展示:
1、唐朝的建立者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2、唐朝的建立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17年  D、618年
3、唐朝的首都是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东京 学生看图,思考,回答问题 9~11分钟
  (演示唐太宗李世民像)这是谁?(如果需要游戏,方法同上)
展示: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P8正文第三自然段。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李世民有战功,但又杀死自己的亲兄弟,迫使自己的父亲退位,自己做皇帝,你怎样看这件事?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朗读,思考问题,可适当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12~16分钟
  请同学们阅读第9页第一、二自然段和唐太宗的话,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唐太宗看到隋帝国在农民战争中崩溃,会受到极大的震撼?
请同学们阅读第9页第三、四、五自然段,请一位同学回答:为什么唐太宗能做到从谏如流?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17~21分钟
  (演示魏征像)这是谁?
请同学朗读课本P9正文第三自然段。
演示: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相关文章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