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一历史教案范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 资料 历史 北师大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收集明清时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剧,培养学生的研究、合作和创新精神。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教学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编演历史剧。
板书设计:
戚继光抗倭:倭寇的侵扰 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倭(抬州大捷,156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24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收复台湾的意义
雅克萨反击战:
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两次雅克萨反击战(康熙) 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明清时期皇权高度膨胀,专制统治空前加强,农业文明的繁盛过后,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攻,这种专制统治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中国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危机。我国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等国侵略,广大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斗争。今天就让我们回眸那些让我们无法忘记的战场。
戚继光抗倭:倭寇的侵扰 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倭(抬州大捷,1561年)(板书)
你知道戚继光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请同学们根据查阅的材料讲一讲戚继光的故事或者编演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剧。例如:戚继光利用猴子施放火器的故事等(摘自20xx年第10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之孙双武辑录的《动物参与的战争》)。
在学生对戚继光抗倭事迹有一定了解后,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戚继光抗倭能成功?肯定戚继光抗倭是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24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收复台湾的意义(板书)
结合每课一得,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经学生回忆、讨论,明确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曾派将军卫温等率万人多名官兵,乘船到达夷洲(今台湾)。元朝政府又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所以,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国家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政策。葡、荷等西方国家相继东来,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后来逐渐占领了整个台湾岛。1661年,郑成功率舰队抵台,在当地人民支持下,打败了荷兰殖民者。第二年初,荷兰殖民者签字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请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材料编演历史剧“英雄郑成功”。结合课后的材料阅读,即施琅的一段话了解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进一步指出:当时清朝已经统一大陆,国内的民族矛盾已日趋缓和,台湾郑氏政权的存在,妨碍了全国的统一。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是大势所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的功绩值得我们永远歌颂,而今天仍别有居心的台独分子的所作所为也必将遭到历史的批判。
雅克萨反击战:
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两次雅克萨反击战(康熙) 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板书)
先说明自唐朝至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中国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有效管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大屏幕显示沙皇颁发给托尔布津一枚盾形城徽。解释: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派来一个新头目,叫托尔布津。沙皇颁发给托尔布津这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沙皇发这枚城徽表示了什么意图? 沙皇在其侵略军盘踞雅克萨后,向新派来的侵略军头目颁发城徽,其本意固然认为雅克萨城已经属于俄国所有。但是,沙皇并不满足于占领雅克萨城,而是想以此为据点,使用武力继续侵占中国更多的领土。颁发这枚城徽,就是希望沙俄侵略军,像图案上的飞鹰一样,使用弓和箭也就是武力,飞向更远的地方,占领中国更多的土地。
利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形势示意图》,并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边演示边进行生动描述。雅克萨之战是在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为维护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正义的自卫战争。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沙俄妄图继续鲸吞我国领土的阴谋,迫使其通过谈判的方式,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同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将《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制成电脑课件,边演示边讲解条约内容。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学生编演历史剧“尼布楚条约”。请学生讨论思考为什么说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强调指出:这时的清朝国力强盛,军事力量强大。中俄双方的谈判是平等的,条约反映了两国政府的意愿和主张。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做出了适量的让步。
小结:首先在“清代疆域图”上填上雅克萨、尼布楚、台湾等地点,再认识清代版图的四至。指导学生完成本课的自我测评题:列表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典型例题
例1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A.驱除了殖民势力 B.加强了边疆管辖
C.维护了国家主权 D.巩固了清朝海防
分析:设台湾府是赶走侵略者以后的事,故排除A。而郑成功是抗清的,所以排除B、D。因此正确答案是C。
例2下列事件中,捍卫了中华民族利益的有:
①明朝的北京保卫战 ②雅克萨之战
③台州九捷 ④郾城大捷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分析:捍卫了中华民族利益是指抵抗外敌入侵,而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不能说成是捍卫中华民族利益,而是保卫自己民族的利益。①④两项是中华民族内部民族之间的战争,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所以答案是C
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荷兰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在
A.1661年 B.1662年 C.1683年 D.1684年
2.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是
①郑成功包围赤嵌楼 ②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3.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其作用不包括
A.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B.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C.巩固了祖国海防
D.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4.《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A.1685年 B.1686年 C.1688年 D.1689年
二、双项选择题
1.清军入关时,沙俄乘机入侵我国,强占了我国的
A.赤嵌楼 B.雅克萨 C.尼布楚 D.热兰遮
2.在中俄《尼布楚条约》中,用以确定两国边界的两条河流名称是
A.黑龙江 B.乌苏里江
C.格尔必齐河 D.额尔古纳河
三、填空题
1._______年荷兰殖民者又侵占我国_________,并在那里修筑了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要塞。
2.________年,清军进入台湾,_______的后代归顺清朝。第二年,清政府在那里设立________,隶属________省。
四、识图题
观察下图,请回答:
①下图是谁?
②请说出主要事迹。
五、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E、C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E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C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