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复习教案-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复习教案-高一语文教案

01-01 20:25:25浏览次数:100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范文,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复习教案-高一语文教案,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

小事

2、判断下列加线的词语的词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
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3、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4、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九、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十、布置作业
1、从下列句中找出加线词语含义相同的两项                         (    )
①  A.范增数目项羽                      B.此数者乃用兵之患也
         C.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D.不可胜数
②  A.则与斗厄酒                        B.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外连衡而斗诸侯
2、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客何为者?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大王来何操?
十一、延伸阅读
    《浅谈<鸿门宴>人物的对话艺术》和《题乌江亭》(见《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一<下>P184-185)
十二、创新作业
    假如《鸿门宴》中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刘邦,历史将如何演绎?
 
*文言文阅读指导(二)
阅读方略:文言实词意义推断方法谈(一)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方法概谈
高考文言阅读考查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鉴于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
(一)根据汉字造字法推断词义
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青少年是求学的种种艰苦时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能否理解该句的关键是对“怠”字的掌握程度。据造字法我们可知,“怠”是个形声字,从心台声。其形旁“心”,本义为心脏。从“心”的字的含义大多与人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人的道德品质有关。知道了这些。再联系“手指不可屈伸”一语和“弗”等词语,可推断出这里“怠”的含义是由本义“怠慢、轻慢”引申出来的“懈怠”的意思。
再如《赤壁之战》中“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句中的“引”,是会意字,从“弓”“|”,其本义是拉开弓。这里若讲成“拉开弓”显然不通。如果能联系“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这一句(即:一开始交战,曹军的军队失利),其意思就显豁了:像拉开弓一样把军队拉开;但因为是失利,所以不可能向前拉,只能向后拉。由于“向后拉”,再一联想,当然是“后退”“退却”了。
(二)根据词的语法地位推断词义
即审察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字,通过对语法结构的分析,可知它是用来修饰谓语“难求”的,显然是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来充当,结合语境可推断出“信”字是“的确”“实在”(副词)的意思。
又如2000年全国高考卷第11题,要求判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题面C项“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中的“樵”,给定的解释是“打柴”的意思,但它在句中已作了动词谓语“取”的宾语,而取在这里是“砍”“打”的意思,若再将“樵”解释为“打柴”岂不扦格不通了?
(三)联想成语推断词义
现代成语大量源自古诗文。有很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保留下来。我们高中生已经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成语,在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借助成语来推断其意义。
例如,要正确理解《涉江》中“腥臊(sào)并御,芳不得薄兮”句中的“薄”的意义,如果能联想到成语“日薄西山”,就会很容易地推断出这里“薄”的意义也是“接近、迫近”的意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复习教案-高一语文教案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