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01-01 20:25:25浏览次数:640栏目: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语文教案范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语文  单元教学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由六篇文言文构成,这六篇课文都是传统的名篇。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将随着司马迁去探究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经过,随着陶渊明去观赏世外桃源,随着吴均去欣赏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随着柳宗元去感受赋敛之毒甚于蛇、苛政猛于虎的道理,随着范仲淹去体会仁人志士的思想情操。

二、单元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经过两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写作特色作深入探究。
2、学习方法:学习本单元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原文。教师在课前要落实好学生的预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了解课文出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与课文有关的作者经历,从而读懂句子,疏通文意。课堂上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意思以及写作特色做深入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和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收集作者资料,了解古代社会现实,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
2、通过品味语言,欣赏文言词语,了解文言文常见句式的特点。
3、通过研读作品,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和顺序,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
4、反复诵读课文,能够准确背诵课文。

四、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0.5课时
★《陈涉世家》 3课时
★《桃花源记》 2课时
★《与朱元思书》 1课时
★《捕蛇者说》 1.5课时
★《岳阳楼记》 2课时
★《醉翁亭记》 2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五、各课教学简案
陈涉世家
(一)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3、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4、理解一些特殊文言词语的用法。
5、能够背诵一些精彩的语段。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世界上有两个民族的起义史或曰造反史 听,思考。
是被书写得非常精彩的,场面描写波澜壮阔,
人物刻画风采动人。一是法国人,一是中国
人。两个民族骨子里都透着造反的血性和天
性。不同的是,法国人的造反多是为了平等、
自由等民主的权利,中国人的造反是为了求
生存,求安稳,换一个明君,做一个顺民。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
次农民起义。学习这篇文章,对今天的人来
说,也是很有启发的。
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司马迁,了解他的作 阅读,思考。
品。
2、整体感知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 自由朗读,圈点勾画。
文字障碍。
3、反复诵读,老师范读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读给大家听。评价。
4、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学课文 自学
5、交流成果 先小组,后推荐全班交流。
6、老师解疑
7、深入理解
学习特殊文言词语(课后练习) 思考、练习、交流
再读课文,思考: 再读课文。
陈胜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 思考,讨论。
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回答,评价,补充。
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文中是怎样通过对话来刻画陈胜的?
8、小结课文 回答,评价,补充
9、布置作业
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同学互相检查。

桃花源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反映的社会现实。
2、学习文言副词,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加强阅读,体会语言的优美。
4、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把握全文脉络。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 听 记
2、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 朗读全文。
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思考,回答。
3、老师朗读
4、集体朗读 练习朗读。
5、自由朗读 小组交流,评出组内最好的。
指导朗读,评价。 全班交流,评价。
6、先自学课文 借助注释,
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评价
7、老师解疑 同学提问
8、学习文言词语 练习
9、小结课文 交流

与朱元思书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
2、读出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语言特点。
3、能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4、通过体味语言,了解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 听,思考。
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陶醉于山水。
好,就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让他带我们
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2、读文解义:
对于这样出色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 听,感受。
好品读吟诵,就让老师打先锋,先示范读一
遍,同学们仔细听,认真品味。(老师示范读,
配乐《高山流水》)
面对如此美文,不亲自品读品读,岂不遗 齐读全文。
憾?还是让同学们也来享受享受吧!一起来读
一遍,读时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节
奏要随情景而易。要读其文,感其美,汇其情。
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享受着如此优美的 分组活动。
文章,老师都有点陶醉了,但还是别忙,为了
更好理解文章,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
如有困难词句,可随时提出来,老师愿和你一
起分享。
有什么问题吗?请提出来。下面我想请三个 师生评议。
同学来翻译一下,一人一段,请大家来做裁判,
看谁翻译得最好,如有错误,请指正。
投影重要词句,交流译文。 师生共译。
3、神游佳境:
让我们就带着这一份美感再次品读这篇文章, 品读,思考。
然后分四人小组在一起交流,采用“我读  , 交流,评价。
感受到 。”或“ 字词甚妙,写出了 。”的
模式交流对美文的感受。
4、体情品意: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 交流讨论。
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思考半分
钟后,开通我们的“自由论坛”。
(整理学生发言得: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 (结合“鸢飞戾天者,望
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 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
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 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
隐的高洁志趣。)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 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 日。”自由探讨在当时一
定程度上黑暗的封建社会,避世退隐的积极性及消极性。)
5、拓展延伸:
同学们,《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 思考,交流,如:
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6、小结本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 谈体会,收获。
你能总结这节课你们都收获了哪些?
同学们说得真好!读《与朱元思书》,犹如 听,思考。
赏一幅山水写意的图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
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读《与朱元思书》,
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使用辞藻隽永、音
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
情:
风烟散尽,天山共青水一色。
独立舟头,风行山影水际洌。
游鱼戏石,奇峰寒树耸云阙。
鸟和泉鸣,猿啼蝉鸣声久绝。
此中真意,欲辨忘言情切切。
7、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调 听记。
动自己的多种感官仔细观察身边的山水景观,试写
一篇山水游记。

[1] [2]  下一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