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经》教案二-九年级语文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经》教案二-九年级语文教案

01-01 20:25:25浏览次数:927栏目: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语文教案范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年级语文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经》教案二-九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
  2.反复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揣摩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诵诗歌,并能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学会鉴赏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三到四名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诗经》。
  2.教师补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汇集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产生的。《周颂》的时代最早,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描写农业生产的诗歌。《大雅》祭祀和宴会的乐歌居多,也有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内容一部分与《大雅》相同,一部分跟《国风》相同,其中有不少好诗。《国风》是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篇)”。
二、整体感知
  1.《关雎》、《蒹葭》在《诗经》中的地位。
  《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质朴、真率,千年后读起来,还是那么清新动人。
  《蒹葭》属于秦风,是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它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是一篇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
  2.教师范读

课文朗读
  教师范读诗歌,用以感染学生。范读之后,再一句一句地领读,使学生能读得比较顺畅,从而贯通诗意。
  3.学生齐读诗歌,深入领会诗意。
三、研读赏析
  精读《关雎》,思考下列问题:
  1.诗歌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歌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2.全诗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几章?
  明确:可分为三章。首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爱情和愿望。次章写自己的寤寐不忘。三章写愿望实现时的欢乐之情,实际上是向往之辞。
  3.这首诗歌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明确: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预习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分小组背诵诗歌,教师抽查。
二、研读赏析
  精读《蒹葭》,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三章,每一章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明确:每一章都是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2.诗歌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3.诗歌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基本相同,也极为单纯,写古今中外“永恒”的题材,男女恋爱。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那么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恋的恋人,如此而已。但作品给予人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使表达的感情愈来愈强烈。也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
三、拓展延伸
  1.《关雎》和《蒹葭》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感情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感情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2.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关雎》和《蒹葭》: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木瓜》:情人之间互赠礼品,作为永结恩爱的信物
  学生可根据理解谈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要言之成理,合乎情理即可。
四、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一

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经》教案二》,来自www.qidian55.com网!http://www.qidian55.com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经》教案二-九年级语文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经》教案二-九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