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要点
1.作者、写作背景
①作者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著名政治家。隋末为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义军。李密失败,他投降唐朝。唐太宗时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其人有胆量,敢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助成"贞观之治"。后代一些诤臣都以他为楷模,亦泽被后世。 著作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
附:魏征病卒,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②写作背景
"疏",即奏疏,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此疏是魏征在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写的。唐初随着天下安定,太宗有骄奢之意。疏中讲了帝王应采取的统治天下的方法,含劝戒之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亦属可取事理。后来唐太宗曾赐手诏,褒奖魏征,并说:"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此文中提到的"用人""纳谏"等策略被采纳,为成就"贞观之治"起到了大作用。
2.课文内容简讲
第一段:提出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运用比喻推理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
第二段: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
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十条劝戒,正面论述"十思"的好处。
3.写作特点
①正反论述,说理透彻。
对同一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如第一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固本疏源",如第三段对"十思"的正反论述。
②比喻论述,生动有力。如第一段的比喻及比喻推理。
③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
多用骈偶句式,但又不受骈体束缚,夹以散句,既整齐华美,又自然流畅。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为弱冠,自言三百余岁。京都人甚慕之。至于输货求丹,横经请益(横经,横陈经书。请益,指请教)者,门如市肆。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道士作色叱之。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移时,乃曰:"但令入来。"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伛偻,趋前而拜。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小儿愚騃,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间耳。"坐客愈更神之。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乃云:"伛偻者即其父也。"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王仁裕《玉堂闲话》)
1.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称得丹砂之妙 称:声称。
B.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 造:到。
C.坐客愈更神之 神:以为神。
D.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 诘:审问。
2.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如弱冠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此,"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至于输货求丹
输货:运送财物。
C.欲参觐
参觐:拜见。
D.道士颦蹙
颦蹙:皱眉着急。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3.①门如市肆 ②作色叱之 ( )
A.①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 ②变了脸色呵斥他
B.①门前像市场一样 ②变了脸色呵斥他
C.①门前像市场一样 ②做出样子呵斥他
D.①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 ②做出样子呵斥他
4.①但令入来 ②昏耄伛偻 ( )
A.①但是命令进来 ②年老糊涂而驼背
B.①只是让他进来 ②年老糊涂而驼背
C.①只是让他进来 ②头昏年老而驼背
D.①但是命令进来 ②头昏年老而驼背
5.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 )
A.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了。
B.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
C.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子。
D.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士面容显得很年轻,自言三百余岁,因而京都很多人不惜财物来求他那可长生不老的丹砂,并向他请教。
B.几个朝士到道士住宅时,道士自己饮酒喝茶正酣,守门人报说道士之子求见,道士作色叱之。坐客劝说他才答应一见。
C.一白发老者入前而拜道士,道士叱之入中门。道士后对坐客说,这是他的小儿,因不服丹药才这般衰老。
D.坐客更加把道士当成神了。后来有人私下问道士的亲朋,才知道那个驼背的老人就是他的父亲。
附参考答案、简析及译文
1.D(诘:询问。)
2.D(颦蹙:皱眉头。)
3.A(肆:店铺。作色:做出样子。)
4.B(但:只是。昏耄:年老糊涂。)
5.C(受:受到。诳惑:欺骗迷惑。斯:此。)
6.B("道士自己饮酒、喝茶正酣",误;应该是道士和几个朝士饮酒、喝茶。)
【译文】
长安国都完整兴盛的时候,有一个研习道术的人,声称得到了服食丹砂的妙诀,面容像二十岁左右,自己说已三百多岁了。京城里的人非常羡慕他,以至于运送财物求丹砂,横陈经书请教,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当时有几名朝官来到他的住宅,他们饮酒喝茶正畅快时,有个看门人报告说:"您儿子从村庄来,想要拜见您。"道士变了脸色呵斥了他。座中客人听到此事,有人说:"您儿子远远赶来,见一见有什么不行呢?"道士皱眉头不高兴了好一会儿,才说:"只是让他进来。"一会儿,看见一个老人,鬓发银白,年老糊涂而驼背,他赶紧上前拜见道士。拜见完毕,道士呵斥他进了中门,慢慢地对座上客人说:"我的小儿子愚笨痴呆,不肯服食丹砂,因此到了这个地步。都不到百岁,就衰老得像这样了,我早已把他赶到村庄里了。"座中客人更加把他当作神了。后来有人暗中追问道士的亲朋,他们才说:"那个驼背的人就是道士的父亲。"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小孩子一样。
感悟人生
高一(7)班 江丹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让我读后深有感触,人的一生不正是由"志与力"主宰的吗?从古到今,不管是名人还是伟人,或是最平凡的普通人,每个人的成就,每件事的成败,都在于对"志与力"的把握。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不错,平坦的大道谁都可以通过,简单的事情任何人都能够办到;但是要想看到非常之观,做出一番事业,就得下大功夫了。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就要走常人没走过,不敢走的道路,这也是他能与众不同的原因。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有"志"是做大事必不可少的条件。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往往是一个人的精神作用在他遇到困难时支撑他坚持下去。
不仅是做每件事要有"志",更重要的是人生要有理想。母鸡的理想是一把米糠;海燕的理想是飞越重洋;昙花的理想是短暂一现;海棠的理想是四季开放。理想是美好的。什么时候建立了理想,什么时候就开始了真正的人生。周恩来在二十三岁时就能说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话,他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所以周恩来在后来能成为如此有为的人,深受着中国人民的爱戴。苏联革命家加里宁说:"怀抱着各种理想的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一个人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但理想不是空中飘浮的气球,不是茶余饭后的阔论,也不是心血来潮的兴致,而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人生好比是一次夜行军,而理想就是前进的火把。只有伟大的目的,才能产生惊人的毅力。
朋友,如果你有伟大的理想,再加上坚持不懈地努力,你的人生就会精彩。即使你尽了力而没有达到目标,那你也将无悔于己,难道不是吗?
[评语]
这是一篇根据所给的作文材料而定话题写的作文。江丹同学写出了自己对"志与力"的感悟,"志"归结为"理想","力"归结为"毅力"。她能联系实际,谈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语言也很流畅。
附作文题: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此乃王安石游洞之感悟,若荡开思路,不,《谏太宗十思疏》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