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二语文教案范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 北师大
第3课《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般的科普文章是把道理告诉读者。我们已经说过,作者力图把话说得平易通俗,目的就是把话说得让读者有感觉。让读者有感觉的方法挺多的,首先,把没有感觉的变成有感觉的;其次,就是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
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细菌的知识,难免抽象。作为科普文章,作者尽可能把它具体化、感性化。如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什么叫“寄生”?所谓寄生就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不但不去捕食,并且不必自己消化——先咀嚼,后进入胃肠,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然后吸收。采取寄生的策略,这些事情统统不干,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它就吃你,哪儿也不去,就在你体内。你把食物给消化了,它直接吸收到它的身体里。
好像细菌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还活灵活现,就在你面前似的。再如,说细菌无处不在,总量很大,这是抽象的,可作者说:
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的构成的。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由此推论,海洋中的细菌总质量是陆地上全部生物的五十分之一。
表面上这些都是些抽象数字,但是,这些数字,与《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中的数字有些不同,都是和日常生活一粒普通的泥土、一滴唾液、人体体重、一杯水、陆地上全部的生物)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有了感性。
尽可能让抽象的科学道理和日常感觉缩短距离,是科普文章基本手法之一。
科普文章的手法之二,又与上述的恰恰相反,就是强调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感觉的不同。例如,文章中细菌的第四个特点是“细菌的不可毁灭性”。这是和人们日常经感觉是有冲突的。通常,我们把“杀菌”、“灭菌”等等,经常在挂在口头上。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说,消灭细菌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事实上:
其实人类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彻底消灭细菌,人类也没有能力办到。
把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道理放在直接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引起好奇、关注的手法。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就是从感性经验提出理性问题的方法。
接下去,就引申出抽象的、科学的论点:人类不过是尽可能把家中和体内的有害细菌加以消灭。严格来说,人类并不需要消灭全部细菌,因为有些细菌是有益的。这里的关键词语是“有害的”和“有益的”,有了这二者,论点就比较严密了。这里有一个形成论点的技巧,当你发现初始的论点不够准确,涵盖面过分宽的时候,就用得着这种方法,就是把论点加以限制。在前面加上限定的词语:不是要消灭全部细菌,而是一部分,“有害的”一部分。
贴近日常生活经验,是为了便于理解,便于感觉。但是,日常生活、日常感觉和科学原理,又是有矛盾的。日常经验和感觉,往往是表面的现象,而科学则是深刻的规律,规律和现象,是有矛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就是对日常经验的批判和颠覆。因而,要深化科学性,就必然在接近感觉之后,又要揭露感觉经验的误导。
接下去,有一个对这个原理的一个具体说明,或者可以说是一个例证。这个例证,举得很有智慧。本来论据的任务,就是对前面的论点加以说明。但是,这个论据却不但是说明,而且把论点发展了。这个材料,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二十世纪初,抗生素代的到来,给人类造成了错觉,以为人类对细菌的斗争已经大获全胜。但是,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
这个历史经验的材料好处是,不但说明了前面的论点,而且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把更深刻的科学原理的一系列因果揭示出来了:1,由于细菌产生了抗体;2,抗体的产生是由于细菌基因复制总是有变化;3,复制的速度又是很快的,而人类繁殖却很缓慢。对于速度这一点,作者用了数据:
细菌平均1到2周可繁殖300代,平均一天繁殖30代,而人类繁殖30代则需要1000年,在繁殖的速度上细菌的一天等于人类的1000年。
这个数据本来就很有雄辩的力量,作者又加上了形象的渲染:
这是一场人菌斗法,斗法变异。这很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斗法,二者不断地变化身形以求制服对方,至少是不被对方制服。
这样的手法,和数据的引用是不一样的,它的形象性、感性很强。但这种渲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为全文的逻辑推演服务的。文章在引用了这个神话作比喻以后,就坦然声明,在变异这一点上,人的变化太慢,斗不过细菌。这就非常自然地把科普知识引向一个新的层次:人的生存,一靠免疫力,二靠药物。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上一页 [1] [2]
,第3课《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