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漫话清高-教学教案

漫话清高-教学教案

01-01 20:07:47浏览次数:379栏目: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范文,高二语文教案下载,教学   漫话清高-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清高”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2.了解历史上的清高人物及“清高”的当代意义。 
3.分析文中所列举之人物与作者所阐述论点之间的关系,学习本文论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清高”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 
2.当代人如何面对“清高”。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一.激趣导入 
1.语言导入
    我们有时会听到人们用“清高”评价他人。“清高”是褒义还是贬义?古人是如何看待“清高”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清高”?“清高”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以及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学者金开诚的《漫话清高》。
二.作者介绍
金开诚,男,1932年生,江苏无锡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1955年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入社,曾任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会员。第八届中央常委,第九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宣传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部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三.理清思路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2.给段落和大意连线。(投影)
第1段:释清高。 
第2段:传说中第一个清高的人许由。 
第3段:清高与富贵无缘。 
第4段:纯正的清高者陶渊明. 
第5段:要享有清高之名,必须有才。 
第6段: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 
第7段:评定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 
第8段:“清高”的现代意义。 
3.概括本文的思路 
①清高的含义:清白正直、高风亮节、孤独、孤僻、孤高。
②古代清高的模式:不能(愿)做官、与富贵或显贵无缘、必须有才。
③古代评价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
④清高的现代意义:仍需保留一点清高。
四、课文内容探究: 

问题思考:(媒体展示) 

1、作者是怎样解释“清高”一词的意义的? 

2、作者举许由与陶渊明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 

3、林和靖、倪云林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4、李白与孟浩然的例子又别说明了什么? 

5、作者认为“清高”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有什么意义? 

讨论研究: 

1、作者是怎样解释“清高”一词的意义的? 

明确:所谓“清高”,辞海解释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应该是含有褒扬之义的,作者认为“清”即是“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也是有褒赞之义的。在中国人的词汇中,凡跟“清”字搭上关系的,往往有称誉的意思,如:卓越才能者名为清才,志行高洁者称为清士,儒雅文章则说清文,廉洁奉公者颂为清官,纯洁之友情则誉为清交,如今清字与“高”沾上了,想来该是顶量级的称誉了吧,然作者说“高”非是“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之“高”,而总要带上“孤高或孤僻”,甚至是“孤高”。苏轼有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谓高矣,又是多么的孤独啊,看来清高是要有一定的代价的,海子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与幸福生活的距离,是一种与现实格格格不入,丅高的代价就是“孤独”。因此“清高”的名声首先落到那些遗世寂居的文人隐士头上。 

2、作者举许由与陶渊明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 

明确:许由与陶渊明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清高与显贵、富贵无缘” 

①许由是传说中第一个清高之士,他因有德有才,而被定为唐尧位置的第一人选,而当天下人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逃之夭夭,而世人却对其行为大加褒赞,长久以来传为美谈。有德有才者弃天下苍生于不顾,视郑重托付为污染,实在让人想不通,你能想得通吗?——因为清高在古代是受人赞扬的,而这种美谈又反映了古代士人的价值取向。 

②在作者的眼里陶渊明无疑是个古代清高的样板,是个非常突出纯正的清高之士。回想一下我们学到过的陶渊明的诗文,或许我们能够有个更清晰的感受。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桃花源诗》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以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字里行间饱含对自由的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摆脱官场樊笼的欣喜。菊花傲霜开放、凌寒不凋;花容艳美、韵致高雅,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深受世人喜爱,也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由许与陶,可见在传统的历史文化心理当中,有才能而不趋同社会主流的且不会获得较多的物质享受(富)和社会地位(贵)的人通常会被评价为“清高”,许由有治理天下的能力与机会,却不屑为人君;陶不愿做官,却以过人的诗才而扬名——虽然诗才不一定证明他可以做官。因此古代士人的价值取向是颇为混乱的了。 

3、林和靖、倪云林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要获得清高之名,必须要有才(相关的内容)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赏析——百花都凋残了,只有梅花开得茂盛美好;小园的风光都被梅花独占了。梅花疏淡的影子横斜地倒映在清浅的水里,清幽的香气在黄昏朦胧月色里飘散着。白色的鸟儿被梅花吸引住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一眼;粉蝶如果有知觉,也该会消魂。幸喜我能以诗和梅花亲近,唨不到那些花天酒地的权贵来凑趣了。 

4、李白与孟浩然的例子又分别说明了什么? 

(假清高的李白——一生都在摧眉折腰事权贵) 

①李白的例子说明清高的评定标准是严格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有不世之才华,又鄙视功名利禄,应该说很是符合“清高”之名,但有人认为他有时用世之心过切,又很是自负,缺少恬退之心,而且得志时洋洋,失意时傲慢,故难得“清高”之名 

②孟浩然的例子说明清高评定的标准是模糊的; 

孟浩然是唐时与王维其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或雄劲有力,或清新秀美,或见是个有才之人,而且偶有用世之心,但一生未仕,还纵情诗酒之中,竟至于有官不做,隐居后也有恬淡之志,却也未立于清高之榜,可见清高的标准也是很这模糊的。 

由清高的评定标准可见,“清高”不是一个非要弄清楚不可的重要概念,虽然这个词含有褒义,但也算不上是对一个人的较高评价。 

5、作者认为“清高”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有什么意义? 

“清高”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行为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延续下来。没能致富的人自视清高,至少可以保持心理的平衡;发财致富甚至既富且贵的人如果讲一点清高,被认为于人于己都有好处ဂ所以“清高”这个概念至今仍有生命力。 

D、讨论延伸: 

在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这“清高”已难有容身之地,且不说那粗制滥造,泡沫泛起的学风,败坏学术研究的声誉,就是那学术腐败的丑闻也是不绝于耳,为了争名争利争评奖争职称,不惜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拉关系,送红包,甚至雇人代笔,假文凭,假学历屡见不鲜,这种\\\\\\\"学术蝗祸\\\\\\\",打而不绝,浊浪滔滔,何处言清高? 

结合课文对清高的理解以及末段文字,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清高这一现象的理解。 

讨论可能的见解: 

①、当今社会鼓励人尽其才,青年人应该放弃“清高”的观念,积极投入社会、发挥才干、去争取物质利益与社会地位; 

②、市场经济不是让每个人都变得惟利是图,作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人保持一点“清高”的操守的; 

[1] [2]  下一页

,漫话清高-教学教案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