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2.利用课文中的情节,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字词、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训练复述能力、小说的结构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都德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二、简介课文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正字。
郝h3o叟sǒu 懊4o悔 字帖tiè
强qi3ng迫 踱duó步 哽咽gěng yè
2.教师范读或让学生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清本文脉络,把握本文结构。
(1)解题:最后一课,是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和一名小学生小弗郎士。
(2)本文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 (1-6)上学路上(开端)表现小弗郎士贪玩,幼稚。
第二部分 (7-23)认真上课(发展)表现小弗郎士的吃惊,诧异,到恍然大悟,心里万分难受,感情发生变化。
第三部分 (24-末)宣布散学(高潮、结局)师生心相通,忠于祖国,绝不屈服。
(4)分析第一部分:朗读、划出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沦陷,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5)分析第二部分:对课堂气氛的描写的作用。
课堂气氛与往日的不同
课堂气氛:(往日)喧闹——(今日)偏安安静静的 老师态度:骂——态度温和
老师衣着:穿礼服,衣着隆重。 人们:神色忧虑,少见的人也都来了。——渲染了一种严肃、庄严、悲愤的气氛。
四、作业
将本文缩写成一篇两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小弗郎士,通过理解小说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一、复述基本情节,要求能体现情节发展的脉胳。
二、阅读前10段。
1.小弗郎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写起?
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写出小弗郎士天真好玩、不爱学习、的稚气性格,但他还能管住自己,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突出他还有一定的意志力,为下文的转变埋下伏笔。同时也展现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一切坏消息”“又出了什么事了”,看来稚气,内心爱憎分明,对敌人还是有一点恨。铁匠开玩笑,他以为是讽刺自己,所以气急败坏地跑进先生的院子里,说明他有很强的自尊心。
直接描写小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表现了先生的严厉,对下 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作用。同时,看布告牌的细节,也巧妙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不直接从上课写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种和平、明朗、轻快的景色,跟下文的悲剧气氛形成鲜明对比,使人们的心情反而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压抑的感觉。
2.这最后一课的上课前与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课有什么特别含义?
通过先生的话点明这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大林、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式奴役法国人民, 韩麦尔先生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装来说,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小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老师的话,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3.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刚才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小弗郎士本来是很贪玩幼稚,现在对再也不能学法语感到惋惜,为贪玩面悔恨,讨厌的书变成老友。本来是害怕老师,现在老师的责罚也忘了,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本来还觉得好玩的操练,现在也从心底里憎恨起来,“这些坏家伙”。这段心理活动,表 明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小弗 郎士对老师的感情变化——从害怕到,表明了孩子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www.qidian55.com
4.为什么小弗郎士这一节课特别用心听?而且都能听明白?
法国侵略者强行剥夺法国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所有人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词,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课,并把学好祖国语言作为爱国的神圣职责,因面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当老师提问时不会,而感到难受,说明有了羞耻感。学习文法易懂,说明学习态端正了。他特别用心去听,老师也特别用心教,因而能听懂。
5.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联想到了什么?
小弗 郎士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因为热爱法语的老师将不能再教法语了。他由字帖想到国旗,表明了他对祖国及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由鸽子想到普鲁士兵该不会也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语唱歌吧,写出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正在萌发,对侵略者的禁教法语的卑鄙行为的轻蔑和仇恨正在迸发。
6.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总结)
○ 小弗郎士本质不坏。
○ 受到老师的影响。
○ 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
三、作业
小弗郎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就此发表你的意见,写一段话。注意要从文章中找根据。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一、复习简述小弗郎士的感情变化。
二、分析: 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们法语教师,更是一们对祖国充满热爱的爱国志士,请找出具体表现。
1.韩麦尔先生穿上礼服上课,体现了他对这节课的重视与纪念,来表现他对将要失去国土的敬意。
2.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出于民族责任感,沉痛地总结了教训:a学生不努力;b父母不关心;c教师不尽责。总结过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珍视这最后一课。说学生可怜,是说老师没教好,学生没学好,快要做亡国奴时,还学不好祖国语言,只会给敌人轻蔑。失去民族尊严。
3.老师讲到法语是对法语有什么评价?用了什么比喻?这个比喻的深刻意义是什么?
高度赞美法国语言,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用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