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范文频道工作总结教研工作总结2017届高考语文经验总结

2017届高考语文经验总结

01-01 19:29:01浏览次数:938栏目:教研工作总结
标签: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小学教研工作总结,暂无联系方式 2017届高考语文经验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前,是郑州市**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

首先非常感谢教研室给提供了这样一个和大家共同交流的平台,借这个平台,我把我们的做法向大家作毫不保留的汇报,欢迎批评指正.

我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注重合作

合作是现代经营发展的基本理念.迈克·富兰说过这么一段话:"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业状况和如何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 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在着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就是利用这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分工合作,集中探究的方式达到资源的最优化.

语文学科老师间的合作.每个老师主要负责一篇课文或一方面的知识

点,深入研究,提供备课资料,提供教书设计,提供学案,提供可供分层教学使用的练习题,通过备课组的讨论后,建立自己的学案库,教案库,题库和课件库.

师生间的合作.这个合作主要在课堂上完成.(这部分我将在第二部分详

细说明)老师无论准备的有多好,目的还是为学生服务.学生永远是主体.

第三,与其他老师间的合作.高考考的是整体,只有整体过线,我们的语文成绩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看重整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比如,有学生语文成绩好而其他学科不好的,就减少他的语文作业量,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其他学科上.反之亦然.追求共赢,不抢时间,避免多败俱伤.

我们认识的合作,不只是沟通,还是一种资源共享;不只是途径,还是一种学习过程;不只是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通过合作,集中了智慧,节省了时间,深入了课题,同时加深了同事间的情感,愉悦了身心.虽然我们上一届备课组五个人中,三位都是没有带过高三的新手,但我们感到并不是高三的艰难,而是合作的快乐.

(高三的感觉比高一高二要轻松,越是靠近高考越是感到轻松,学校不让布置作业,自习课不让进班.)

二,注重课堂

这些年我们学校的教学成绩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我们学校的教学理念正确,教学管理到位,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了高考发展的需要.尤其是 "四位一体"的课堂教育模式,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佳的效果."四位"指知识,能力,情感,兴趣."一体"指借助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激发兴趣."四位一体"是既是课堂线索,又是教学目标.

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完成其他教学目标的载体.为了有效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倡导知识教学必须体现"三个基本"和"精讲精炼"的要求."三个基本"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认知规律.要求我们每一节课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明确所要传授的基本知识,确定不同课型教学的基本方法."精讲精炼"是指在例题和练习题的选择上体现典型性.例题具有可迁移性,练习题具有可反思性.教学生成课堂完成,不过多占用课下时间,做到举一反三,不打疲劳战,不搞题海术.

能力主线,是隐藏于知识教学背后的一条线索,它贯彻于一节课的始终,并在认识冲突中不断得以升华.我们把能力分为发现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转化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质疑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这几个方面能力的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三个凡是"和"三个主动".即凡是学生能发现到的交给学生发现,凡是学生能自主解决的让学生自主解决,凡是学生能归纳总结的请学生总结,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质疑评价,主动概括总结.

情感是语文教育无声的力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中如果仅仅传授和学习知识,而忽略人性塑造和信念,意志,感情的培养,这便不是成功的教学."教学中过分强调智力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塑造,必然会使我们的课堂与学生产生距离,不能与学生形成共鸣.因此,一节课的设计,必须要有老师的得意之处,要有学生的激动之处,要有师生相互启发之处.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积极和热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只有对目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学习才会拥有恒久的动力.因此,以"兴趣"为目标的课堂,要求导入要有吸引性,问题要有激发性,方法要有多样性,过程要有层次性,结果要有可持续性(即在关闭一扇窗户的同时,打开一扇大门).

我们每节课都按照这样的模式设计,三年坚持,收效颇丰.目前这个理念在我们学校已经深入人心.如果说08年高考取得成绩的话,不是课下占用的时间多,也不是我们高三下得功夫大,而是我们三年一如既往地贯彻这种思想的结果.

三,注重节奏感

节奏体现的是规划的合理性,安排的科学性,落实的到位性.节奏追求的是相信自己,不迷失自我,不急功近利,讲究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从"三年一盘棋"的角度看,高一高二与高三的目标侧重不同.高一高二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赏析自己喜欢的不同类型的古诗词,摸索并总结不同作品的鉴赏方法,广泛搜集背诵

www.qidian55.com 作文素材,扩展阅读面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完成原始积累.高三则注重各个知识点的突破.

从高三一个年度看,则注重明确目标,放慢速度,控制节奏,讲究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的训练时间,以学生的突破完成时为标准,不赶进度,不急功近利.我们第一轮复习在05年11月底完成,第二轮的重难点的突破到08年的4月下旬才结束,离高考仅有一个月的时间.推进速度慢,学科成绩生成也当然慢,郑州一测,二测包括三测,我们成绩都不是理想,但我们看到学生的试卷后依然信心十足,因为凡是我们训练过的内容,学生都提高了很多,并且成绩呈上升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考能够达到顶峰.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理的规划,科学的安排,彻底的落实,不仅坚定了老师的信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注重探索

对于未知世界和未知领域的探索,具有占领先机的意义.正如人类能在探索中找到火种一样,教育也同样能在探索中发现真知.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师生共同研研讨《考试说明》

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和参考,是我们高考备战的"圣经".深入研究《考试说明》,无疑对高三复习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以前是我们老师研究《考试说明》,然后把心得告诉给学生.但学生由于认识的深入性不够,我们的指导并不能收到可观的效果.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现状,我们和学生一起研究《考试说明》.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明确高考考察内容与范围,知道学习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通过探讨新老《说明》的变化,锁定重点突破对象,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做无用功.

比如,我们注意到05年阅读部分考察的"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态度的评价"到08年改为"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我们知道"态度"讲的是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情感"表现的是作者的喜怒哀乐,是相对于"态度"更为深入的因素.而适合对"情感"加以"把握和评价"的文本,必然抽象性更强,人文色彩更浓,再大胆一点说文本应该是反映人生思考的散文.而考察"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其实质也就是是考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主旨.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一点,就会像猜到高考题一样兴奋.

在写作部分,鉴于08年较05年明确提出字数"不少于800字"的要求现象,我们和学生讨论了一个矛盾:从我们日常写作和高考评卷老师的反馈看,大家基本上都能写够800字,难道《说明》中关于作文要求的改动仅仅是一种命题规范化的体现吗 所以我们就注意到一种事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的800字上凑够的,去掉那些无话找话,硬凑材料的语言后,不够800字的文章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实际上,要想把一种思想或情感表达清楚,靠800字是很困难的,更何况不足800字的文章又怎能把自己的立意表达清楚呢 这种事实与道理,学生比我们更加清楚.而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有很多,而写作思路不开阔,文章结构不够完整应该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循着这条线索,我们可以揭示出这样一个信息:08年对字数的明确规定实际上是对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表达内容充分性的进一步要求.如果,我们再把对高考作文中的文体"四不像"批判现象也一块思考的话,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高考的发展方向:文体规范化,文章本色化.

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究,我们觉得我们得到的不仅是高考方向,更是学生在看到触手可及的高考目标时所产生的喜悦和信心.

2,回归诗歌鉴赏的本色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积累为重,技巧为轻".高一高二完成的是原始积累,是感性积累,需要赏析大量的诗词.高三完成的是积累的升华.具体做法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归纳分类.即高一高二赏析过的诗词,按照表达内容的不同进行集中分类.

第二步,初步感知鉴赏知识.我们老师把大量的关于诗歌鉴赏方面的材料不加筛选地印发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诗歌鉴赏思维.

第三步,积累答题知识.筛选整理常见的鉴赏术语和回答问题的模式,让学生记忆,以备做题之需.

第四步,精讲精练.依据诗歌内容的分类,挑选典型习题重点讲练.讲练的重点是对诗歌文本的理解和对题目的分析.

第五步,查漏补缺,深入研究.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方面,自选习题,研究规律,形成突破.

3,文学作品,换位思考

我们感觉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方面很难突破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是始终以读者和作题者的身份进行学习,所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了帮助突破这个障碍,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

第一步,明确高考考察的能力要求.

第二步,整理每一种考察重点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技巧.

[1] [2]  下一页

,2017届高考语文经验总结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