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公用设施、公共事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组织管理、素质教育、文明风尚等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勤勉、协作、自立为建设精神的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提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农民步入现代社会,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平台和载体。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新xx,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通过改造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创新村庄管理机制、改变农民精神风貌,促进农村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转变进程,努力完成文化建设、学校建设、卫生系统建设、计划生育机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自身建设六大工程,大力打造xx新经济、新生活、新风尚、新村庄、新机制、新农民的新型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选择,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着力教育和引导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村庄区位和发展阶段,尊重客观规律,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升级,思想上不急于求成,行动上有紧迫感。不举债、不攀比,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
——因村制宜、科学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村庄发展水平,坚持“分类指导、一村一策”,采取整体建设、局部改造、环境整治等方式,建设生态型、文化型、节能型等特色鲜明、格调新颖、充满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照搬照抄,不搞千篇一律。
——建章立制、规范操作。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意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村庄管理长效机制。不流于形式,不建形象工程。
——整体推进、务求实效。坚持规划先导,科学编制村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农村管理等内容,使农村环境变化与产业发展同步,农民素质提升与塑造良好的民风民俗同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不急功近利、不搞低水平分散建设。
(三)主要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形成功能齐备、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高效的村庄建设体系,把我镇农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良、社会保障均衡、民主法制健全、邻里诚信友好、农民富裕健康、社会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快增长。
——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农村路网全部硬化,农民住房、饮用水安全达标;农户基本用上无害化厕所,农村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村建有[公文大.全收集.整理 ]标准卫生室,满足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需求,建立农民健康档案;配有完善的商业网点、健身场所和文化中心。
——人居环境大为改观。消除私搭乱建、人畜共处、柴草乱堆等影响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村庄、河道、宅旁院落实现绿化美化,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
----民主管理得到加强。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
——社会事业较大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合作医疗、五保供养、特困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农村初级教育、成人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宣传体系进一步完善。
——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村庄管理法制化、制度化、民主化;农民素质大幅度提高,养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诚实守信;农民安居乐业,公民道德水平显著提高。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
重点是培育基础产业,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初步建成经济发展、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以循环农业为抓手,推广高效型种养殖模式。成立行业协会,做好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打造新农民。改善水利设施等生产条件,加大对农业相关产业的投入,凸现产业化成效。进一步壮大工业产业发展,以xx工业集中区为平台,以木制品加工和农
www.qidian55.com 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龙头,促进工业化,形成特色,就近转移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二)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在健全和完善“美家园、洁净环境”长效工作机制,美化、净化国省道沿经和集镇环境的同时,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开展村庄整治活动。以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环境美化、农户厕所无害化以及治水、治乱、治污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新村新风新貌建设。建设与村庄规模、布局高度协调的农村路网体系,村庄主干路、支路和宅前路全部硬化。改造农村厕所,实现农村厕所无害化。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达标。拆除村庄内占用道路、河道、绿地等公共场所的违章建筑[公文.大全.收.集整理 ],实现村庄干净整洁。采取“村分散收集、镇集中处理”的模式,实现垃圾密闭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强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工作, 建设与村庄规模相适应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设施共享性,提高利用效率。建设文化中心户,满足农民议事、培训、读书、阅报等活动需求;建设卫生室,配备专门医务人员和急救联络系统,满足农民初级医疗保健需求;鼓励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推广沼气等新型能源,倡导农村能源利用多样化;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进程,重点推广网络、视频、广播、电视“四位一体”的信息网络,满足农民对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的需求。
(四)创新农村管理方式,建立建管长效机制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坚持“硬件建设上水平,软件建设上素质”,探索切实可行的农村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组织的作用,创新农民参与机制,激发农民创造新生活的自主精神,动员和组织农民投资投劳建设新农村;建立农村管理服务接待站,处理村民生产生活、公共事务、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事务,成为村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载体;建立健全能充分体现新农村建设内容和要求的村民自治章程,实现村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塑造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三、实施步骤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三个阶段来组织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从20xx年6月开始,贯彻始终。一是[.公文大.全收集整理 ]会议宣传。召开动员会,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传达中央及省、市、县精神,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作法,安排部署我镇新农村建设事宜。二是培训骨干。聘请专家给镇、村干部讲座,培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形势、任务及作法,帮助镇、村干部正确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涵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运作办法。三是标语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宣传专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建设目标,让全镇人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2、试点带动阶段。20xx年8月开始,为期4个月。把已明确的省整治村集贤村、工业集中区所在村黎畲村、xx村、三坊村、县定示范村三坊村和鲜水新村当作样板和标杆来建设。 针对高梧片四村经济较发达,规划建设条件较好的优势,在彭寨村便道两侧规划占地300亩的高梧片新农村建设示范园区,并致力把他建设成为精品工程、亮点工程。通过重点村和示范村的示范辐射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设样板村,实行典型带动,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3、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12月开始,为期五年。
四、具体措施。
一是培育典型带动。把已定的省整治村、工业集中区所在村、县定示范村、鲜水新村和高梧片新农村建设示范园区当作样板和标杆来建设。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大投入、示范推动。认真落实“20”字方针,围绕“六通五改四建设”(六通: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通电话、通宽带;五改:改房、改圈、改厕、改灶、改院;四建设:建设主要优势产业、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和“十个一”(户、村各五个一)。 ①一户有一条以上的致富路子;②一户有一栋整洁的住房和硬化、净化、美化的庭院;③一户有一处安全的饮用水;④一户有一个科技明白[公文大.全收集.整理 ]人;⑤一户有一厕、圈、沼气一体化的卫生间;⑥一村有一条完整的信息网络(通广播、通电话、通电视、通宽带);⑦一村有一个畅通的道路网络(通村道路硬化和户与户有连户的硬化便道);⑧一村有一套较完善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建有公开栏、文化图书室、娱乐活动中心、公共体育设施、医疗卫生室、治安调解队伍、计生服务网络、教育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⑨一村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⑩一村有一个好的班子的目标要求,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设样板村,实行典型带动,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2017年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