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主备人
复备执教人 班级 日期
课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课时
1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重点难点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面认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概念理解】 1)世界市场: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经济形式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包括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类型,也包括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类型。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殖民体系,也叫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指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受帝国主义压迫剥削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的体系。 【基础知识】 一、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 1.背景;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物质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3)普遍性: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水平上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的侵略本性是一致的。 2.目的:抢夺原料产地和拓展商品市场; 3.方式: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相结合; 4.表现:略。(其中侵略扩张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国家:英国)
国家
扩 张 概 况
英国
法国
美国
俄国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殖民扩张:列强全球扩张,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3)交通改善:交通工具的进步;2.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方式:殖民扩张; 4.标志:1857年第一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5.组成:资本主义各国市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市场; 6.影响: 1)列强:为西方资产阶级发展创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殖民地半殖民地:给殖民地被侵略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同时在客观上冲击了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3)世界: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 ——认识:是一个非常不平等的市场,但本质上是进步的。 【重点难点】 1.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影响的“双重使命”; 1)破坏性的使命:对亚、非、拉传统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破坏。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但这种灾难是历史进步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殖民主义破坏性,在客观上为“建设性使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建设性使命:它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 殖民者的统治和剥削在客观上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向西方资本主义转变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起到了客观促进作用。 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客观进步性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促进,“破坏”是前提,“建设”是目标,相辅相成,推动社会进步。 2.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容;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体系); ③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典型例题】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回答:
1)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的“社会革命”指什么?“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指的是什么?“历史工具”又指什么?
2)为什么说英国充当“不自觉的工具”?
参考答案:
1)“社会革命”: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冲击了印度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即旧的落后的经济体制瓦解)
“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侵略和掠夺;
“历史工具”:英国先进的生产方式。
2)英国侵略印度是其主观目的。但客观上“不自觉”地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造成了印度的“社会革命”。
【拓展1】英国和俄国的扩张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哪方面?为什么?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各国扩张的目的、方式、地域上有差异。 如英国对外扩张是为了扩大市场、倾销商品;(范围遍及几乎世界各地)
俄国则主要为了扩张领土。(范围只级是向周边四个方向蚕食别国领土)
【拓展2】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和早期殖民扩张的不同之处。
①目的:
早期是为了掠夺财富,积累资本;
工业革命后是为了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②方式:
早期是以赤裸裸的掠夺为主;
工业革命后是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相结合;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决定的。
文 章www.qidian55.com
,第三章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