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 听《良宵》 教学目标: 通过听《良宵》,了解二胡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与成就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二胡的表现力,以及乐曲的情绪。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二胡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二胡 师:大家都学习过《二泉映月》,说说都有哪些了解?(交流) 1、 初步感受二胡 师:那么,二胡这样一件乐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其实二胡不完全演奏悲伤的乐曲,而改变了二胡形象的是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介绍刘天华的故事) 模仿下二胡演奏家吧。 2、 出示二胡实物 师:近距离的接触二胡。介绍二胡。 听一听他的声音(演奏《良宵》的主题)并感受二胡的技法。 二、听《良宵》 了解《良宵》的背景故事:
刘天华(1895—1932)—我国民族器乐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1927年农历除夕,几个学生到刘天华先生家里过年。屋外街灯灿灿,鞭炮声声,室内欢声笑语、温暖如春,更增添了传统节日的诗情画意。当时,刘天华普及国乐的事业正取得可喜进展,在除夕夜欢乐气氛的感染下,心情更加愉快。他兴致勃勃地说:“好久没有做谱了,想在今天做一个小小的二胡曲,作为今宵快乐的纪念。说罢,刘天华边拉二胡边作曲。就这样一首精美的二胡小品《除夕小唱》便一挥而就。这首二胡曲后来改名为《良宵》,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广泛流传,成为音乐会上久演不衰的保留曲目。 1、 初步感受乐曲 师:这一段旋律只是乐曲《良宵》的一个片段,下面我们完整的来欣赏乐曲,从中感受二胡的魅力。 2、 再唱主题,边唱边模仿演奏。 师:二胡的音色怎样,虽然只有两跟弦,但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我们来唱一唱,一边唱一边模仿演奏,在肢体上模仿,在声音上也来模仿二胡。 3、 边看《良宵》的故事,边听 现在你知道《良宵》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吧。其中有一段运用跳弓的手法来演奏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