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据材料简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诺贝尔和平奖,由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特•诺贝尔所创立。根据诺贝尔的遣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每年,该奖项的评选都令世人瞩目。上图中的三位政治家都曾获得该奖项: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主席阿拉法特。
(1)请参照示例为萨达特写一句颁奖语和颁奖理由(4分)
拉宾颁奖词:是战争英雄,更深知和平之可贵:“给和平一个机会”,推动巴以双赢。
颁奖理由:拉宾是以色列的杰出军事将领,曾为夺取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在出任以色列总理后致力于以巴和解,使中东和谈出现重大突破。
萨达特颁奖词:
颁奖理由:
(2)阿拉法特被称为“巴勒斯坦民族之魂”,一生命运多舛,为争取民族独立奋斗不息,请列举三例加以印证。(3分)
(3)萨达特与拉宾皆为中东和平而献身,中东和平之路举步维艰。展望未来的中东局势,简单谈谈你的看法。(3分)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继“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在西班牙马德里、在英国伦敦等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1)材料一中提出的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5分)
材料二 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2)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
1、(1)矛盾:美国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法德,两国宿仇和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2)判断:正确:依据: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暂时独霸,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因而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火种。
2、(1)不具有普遍性。纵容法西斯侵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2)减少了局部战争和避免了世界大战;根除了殖民主义制度;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国际立法。
3、(1)《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重大调整;该公约改善了法国同德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缓解了欧洲的紧张气氛。 (2)不正确。《洛迦诺公约》也孕育着新的不稳定的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
4、(1)影响: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2分) 方式:通过控制联合国大多数选票以施加影响。(2分)(2)变化:联合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讲坛,美国已无法操纵联合国。(2分)(3)作用:以集体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2分)关系:联合国由于摆脱了个别大国的操纵,因而也就能更好地体现联合国的宗旨,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2分)
5、(1)美国和苏联冷战对峙;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西欧国力衰退,依附
于美国;朝鲜内战爆发。(4分。每点1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得满分。)(2)变化:由依附美国
与苏联对抗,到不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2分)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
国际影响力减弱;西欧国家国际地位提高;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了西欧主要国家的利益。(每
点1分,共4分)
6、(1)基本信念:人权、平等、正义、和平与安全、发展;(意思相近答出2点即给满分2分)(2)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分)主要原因:一些大国为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2分)(3)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创国之一和积极的实践者;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发展同世界大国关系,致力于地区性和平与稳定,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意思相近,符合史实,即给分,4分)
7、(1)二战前夕,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1980年的两伊战争;1990年海湾战争(伊拉克突袭科威特)等。(其它史实只要符合题意即可)。(4分)(2)西欧和日本对中东地区的石油有着严重的依赖;中东国家的石油禁运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中东地区石油储备丰富。(6分)
8、(1)根本原因:美国参战在于维护美国全球利益。 特点:高科技战争。持续时间;14年。
(3分)(2)建立国际性的组织——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著名科学家参加保卫世界
和平大会,积极投身于反战和平运动;反战和平运动更多的以反核战争为中心;致力于经济
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以促进和平力量的增长。(4分)(3)牢记并反思反法西斯战争的教训,
团结一致消灭法西斯;全球规模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核战争的浪潮;世界力量多极化,形成
对霸权主义的牵制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方面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全球化的程度不
断提高。(答出三点,即得3分)
9、(1)美国和苏联“冷战”对峙;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西欧国力衰退,
依附于美国;朝鲜内战爆发。(4分,每点1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得满分)(2)变化:由依附美国与苏联对抗,到不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2分)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国国际影响力减弱,西欧国家国际地位提高;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了西欧主要国家的利益。
(共4分,每点1分)
10、不正确。(1分)原因:夸大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或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分)
二战爆有其根本原因: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所决定的(2分)二战的爆发民的
直接原因(或写具体原因):30年代经济大危机影响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等国的绥靖
政策;(3分)希特勒个人对战争的爆发只是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本题的观点夸大了希特勒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1、⑴共识:都认为未来的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特征:当前的国际格局呈“一超多强”的态势。(2分)⑵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欧的一体化进程;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6分)
12、(1)图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时候,联合国家组织国际会议通过
了《联合国宪章》。决定成立联合国。(2分)图二:体现了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
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调节斡旋、维和行动等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与冲突。(2分)图三:
在世界和平运动的推动下,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宣布1986年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