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十七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十七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01-01 20:25:25浏览次数:274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世纪  战争  和平   第十七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气绝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会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9分)
【解析】本题为选做试题,考查学生“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要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2)问的评述要结合第(1)问的变化来回答。
【答案】(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3、(09天津文综)(16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分)   
【解析】(1)材料一中能直接得出的原因就是英国的请求,但结合所学知识,在了解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面临的险恶环境,才能得出包围滇缅公路这条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的生命线的原因。(2)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回顾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并联系材料一的内容不难得出。开罗宣言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记忆。(3)《四国宣言》鉴定于1943年,因此不仅要从他们的宗旨还要从当时来分析其签订的主要目的(4)二战既然基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而胜利,那么当今世界对于所面临重大问题更应该团结、合作。  
【答案】(1)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名师心得】
在知识目标上,通过学习,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学习搜集有关20世纪战争与和平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要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实际上,上述三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要基于对20世纪战争与和平发展中重要事件、历史人物和现象的了解,来掌握技能和方法,培养和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综合测试】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帐!”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1)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指出矛盾所在。  
(2)材料二列宁所做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1月国联成立时美国并未参加,国联实际由英法控制。后来,其成员国发展到63个,但苏联被排斥在外。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家对国联不再抱有希望。在1936年至1940年期间,共有十二个国家宣布与国联断绝关系,国联已名存实亡。
(1)从成员构成来看,国联有什么特点?20世纪30年代起,大家为什么不再对国联抱有希望?
材料二  倘若没有联合国,l945年之后的世界可能更为血腥,20世纪下半叶,国家间战争少于上半叶。到目前为止,其成员国已增加到190多个个,新增成员国大多为原来被奴役和压迫的殖民地。联合国还制订了大量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人权保护等国际文件,筹集了数量可观的资金,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联合国主持下颁布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和国际协议数量超过了人类有史以来所立国际法之总和,成为联合国60年来维系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石。
(2)据材料概括指出联合国在当今世界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洛迦诺会议后,欧洲一片欢腾。参加会议的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说,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法国外长白里安一回到巴黎就兴高采烈地宣称:“和平终于到来,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他们二人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洛迦诺精神”在洛迦诺会议后一时成为和解和安全的代名词,为什么?  
(2)德法两国外长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第十七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