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婚俗中有「三书六礼」。究竟「三书」是什么书?「六礼」是什么样的礼仪?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如女家拒绝,婚事便不成。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或「夹八字」。是男方把年庚八字写在俗称「庚帖」的帖子上,由媒人送到女家。同时,媒人把女方的年庚八字送回男家,让双方看看两人的年庚八字是否相配。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古代的结婚过程,与现代的意义有点不同。现代的结婚过程一般指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三书六礼的结婚过程则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与现代相似,整个传统婚姻习俗礼仪通知了亲属邻里,以取得社会的认可和保障。除此之外,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故此在古代某些时代,男女若非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门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不过,在不同的朝代时期中,婚俗礼仪亦有所不同。
中国婚礼风俗礼仪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16、燃鞭炮,赴喜宴:礼车离开洞房,燃放鞭炮。
17、进入宾馆休息室(蜜月套房),好友来看新娘。
18、18:30结婚典礼开始(奏乐)
来宾入席
主持人入席
介绍人入席
证婚人入席
男女宾相引新郎新娘缓步进场、入席(奏乐)。门口至主桌需铺红地毯,进场需四名花童拖起婚纱,创造气氛。专人向新人身上撒花芯、放礼炮,同时、投影、施放一氧化碳云雾。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新郎、新娘交换饰物,新郎亲吻新娘。
证婚人致词
介绍人致词
来宾致贺词
主婚人致贺词
新郎、新娘致谢词、向来宾一鞠躬
开香槟酒、新人切蛋糕,全体共饮一杯,举杯齐声响干杯!
新娘换礼服
向各桌敬酒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门口送客,须端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闹洞房:亲朋好友与新人一起去洞房,吵闹一番,令新人终生难忘。
,传统婚礼习俗“三书六礼”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