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上海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日、美等国政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验做法,提出了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发展;供应链
在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三要素的推动下,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和广度自由流动,现代物流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新型服务系统。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物流业通过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实施供应链管理,成为城市和国家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等都制定了新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及措施,上海也将构建“两大类型、五大园区”的物流发展格局,即建设西北、西南两大内陆口岸型综合物流园区和浦东空港、外高桥、海港新城三大沿海口岸型综合物流园区,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多元、功能配套、有机链接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旨在通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拓展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上海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水平。
一、上海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并已崭露头角。2001年末,物流业产业从业人员达45.24万人,增加值为663.45亿元,占当年GDP的13.4%,比1990年增长了6倍,超过了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2002年上海物流总量在超过5亿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61.3万标箱,比2001年增长了35.8%,排名跃居世界第四。同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建成了与港口、航空、公路和铁路等相关联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信息港建设的阶段性计划——“1520”工程已经实现,高速、宽带、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平台已基本建成。但是,上海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国内大型海运企业的运作也仅仅停留在运输和配送服务,基本上处于物流发展的初期,上海物流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没有形成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由于物流的各项作业分属于交通、工商、税收、信息等不同部门管理,而物流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刚刚起步,过去由有关部门制定的众多的法规很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上海虽然在海关通关方面实行了“提前报关、实货通行”模式,但是在公路、铁路、航空货物运输,包装、仓储业方面的管理办法以及涉及物流企业的工商、税务、海关、检验、企业登记规则及单证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方面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亟待发展的、知识密集的行业,政府如何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确立统一的政府主管部门,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二)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物流系统是流通系统的“桥梁、纽带”,连接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物流系统的运行需要多地区、多部门、多行业相互衔接,多种设施、多个操作系统分工协作,因此需要统一的标准化体系。由于制造物流装备的厂家分属各部门,以致目前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物流作业环节使用的设备,如各种运输工具、包装容器、托盘、集装箱、仓库等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物流活动的标准化体系;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基础标准的制定工作还未完全开展起来,特别是没有形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这种状况导致物流成本上升和服务质量降低,影响了上海物流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国际物流活动的通畅。
(三)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 www.qidian55.com哦
目前,多数物流企业采用传统运作方式,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尚未得到普遍应用,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得不到较大提高,单据处理成本、库存成本、差错成本、人事成本不能有效加以控制,有的企业的通讯手段甚至还停留在使用电话、传真方式上,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虽然上海目前在建设“三港、三网”、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经营效率一直没有较大改进,网上交易、通关、代理、保险、银行支付、信息反馈等都没有广泛应用,商流、物流、信息流不能实现及时化传达,现代物流系统要求的服务、快速及时、节约、规模化、库存调节五大目标无法实现,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四)物流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
目前,许多企业物流部门附属于企业内部,物流部门规模小、效率低、成本高,流通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居高不下,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尚未真正发展和普及。少数规模较大的专业化物流公司也仅仅服务于企业自身或较大型的企业,其他中小企业的物流服务基本上处于自营的初级发展阶段。而目前在美国、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分别达到了58%、76%。
公平竞争的物流市场环境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集体物流企业在土地租金、税收、贷款方面受优待的局面必须随着中国加入WTO而逐渐消除。打破条块分割和垄断,创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增强企业的自主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才能促进物流业的现代化。
(五)物流人才缺乏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调配人员,而是一批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物流企业的竞争实质上也将是人才的竞争。而目前上海物流人才培养不力,原有从业人员已无法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因此,要使上海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培育、引进物流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二、国外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验
在一定程度上,现代社会生产的总体效率和效益已主要不是依赖于生产过程本身,而是依赖于与生产过程相伴的物流活动。物流活动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生产过程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现代化的物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纷纷制定相关政策规范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美、日两国物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已走在世界的前沿,形成了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他们的经验对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日本政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做法
日本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规划布局、硬件设施,还是在软件开发、规范管理等各方面都采取了有力的支持措施。日本政府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枢纽都对物流设施用地进行了合理规划,并且以很低的价格将土地卖给物流企业集团,银行也向物流企业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并且,政府对已确定的物流团地积极加快交通设施的配套发展,在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同时,促使物流团地的地价升值,使投资者能得到回报。
此外,日本也非常重视学习美国的经验与技术和自身的科学研究,成立了专门的物流研究所、物流学会等机构,经常召开全国乃至国际会议,提高物流业的战略地位和科研管理水平。日本物流管理学会和日本物资流通协会,通过举办定期性的物流大型讲座,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物流管理人才。
(二)美国政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做法
美国是世界上物流创立最早和物流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物流发展更为迅速。美国物流的发展,除了依托于经济不断发展、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宽松的法制环境外,还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政府从战略上调控物流业的发展,从政策上向运用高新科技的企业倾斜,并鼓励物流企业向国际化发展。如美国为了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制定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效率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政策,于1991年通过了《陆运多式联运效率法》,计划在6年中花费1510亿美元改善公路和大宗货物运输的设施系统,旨在形成美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一种经济高效、环境良好的基础。美国运输部长罗德纳。斯拉特提出的《美国运输部1997—2002财政年度战略及规划》,反映了美国政府长期持有的主张,即运输不再只是适应水泥、沥青、货物和钢铁运输需求,最大的挑战是建立一个以国际为所及范围、以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输为形式、以智能为特征,并将环境包含在内的运输系统。这一规划成为美国物流现代化发展的指南之一。
,物流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