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版教案——四季歌
01-01 20:25:25浏览次数:167次栏目:小学美术教案
标签: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范文,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暂无联系方式
浙版教案——四季歌,
文章
www.qidian55.com w
浙版教案——四季歌
一、浙版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四季歌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四季歌。
2.浙版教案培养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材料表现四季,四季歌学习给诗配画或画配诗,体会画画与作诗互相融合的感觉;能用色彩表现四季的象征景色,四季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四季歌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四季歌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杜甫眼中的春景,碧与白,青与红,色彩流溢,春天的美景历历在目;“接天、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课前汇报。
(1)学生分组派代表汇报收集的有关四季的资料:四季的特点及其景物的变化。
(2)教师总结。
2.观看录像。
(1)播放有关四季景物的录像: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受?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
(1) 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范作的创作工具、技法和画种。
(2)进一步介绍蜡笔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作品在表现主题上的技巧区别。
4.布置作业。
(1)主题:我喜欢春天或者夏天、秋天、冬天,四季都画也可以。
(2)学生说一说创作计划。(主题、内容、色彩、工具等。)
(3)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进行创作;注意色彩要体现出该季节的特点;用心创作,让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完成后可配简要的文字说明。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作业讲评。
(1)学生展示、介绍作品,集体评价作品。(注意色彩及所选的季节性事物特点。)
(2)教师小结。
(3)课外作业:收集一些诗画互配的艺术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分组:4--6人为一组。收集有关四季的材料(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课件、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继续创作。
(1)学生继续创作。
(2)教师分集体和个别进行指导。
2.欣赏范画。
(1)课件出示诗画结合的名家作品,学生思考:最喜欢哪幅画,诗与画存在怎样的联系?
(2)教师小结。
3.尝试配诗。
(1)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特点:①主体事物特点;②环境特点;③色彩特点;④意境特点。
(2)学生尝试为自己的作品配一句话或一首诗。
(3)教师巡回指导。
4.尝试配画。
教师出示有关四季的古诗或现代诗句,让学生根据诗意配画。(注意色彩要体现出季节的特点;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5.交流作品。
(1)学生展示作品,大家互相交流各自的诗画创意。
(2)集体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情感表达。
(3)教师总结评价。
(4)放入档案袋。
6.拓展作业。
收集触动你的情感或有象征意义的诗,进行配画;观察自然界不同的季节特点。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四季的材料(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课件、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作品分析。
根据上节课所展示的学生作品,结合四季特点,师生共同分析色彩的象征意义。
2.了解色彩。
(1)教师让学生根据色彩来联系事物及感受。如:红色,使人想到火光、太阳等,让人感到炎热。
(2)学生选择一种色彩进行讲述。
(3)教师小结,讲述色彩的象征知识。
3.学生创作。
(1)主题:温暖的春天。(或者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等。)
(2)建议:注意色彩对季节的表现,突出每个季节的色彩特点。(春的明绿、夏的火红、秋的金黄和冬的雪白等。)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作业讲评。
(1)学生互评,师生共评。
(2)展览作品。
5.课后作业。
进一步探索一年四季的变化的规律,比如四季的天气变化、树木的变化和其他景物的变化等。
●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水彩画等工具、探索春季的秘密(花、叶等)、收集有关四季的资料
(教师) 范画等
教学过程
1.交流发现。
(1)提问:你心中的四季是怎样的?
(2)交流在一年四季中花、草、树等景物的变化特点。
2.欣赏范画。(名作或师生范作)
(1)出示范画,提问:画的是哪个季节,你怎么知道?
(2)比较各季节范画的画面区别。
(3)教师小结。
3.学生创作。
(1)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创作。
(2)建议:要抓住这个季节的主要事物及色彩特点。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业评价。
(1)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讲评。
(2)同桌参考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互评。
(3)评价标准:①作品是否体现季节特点;②作品是否更大可能地发挥工具材料的特性;③作品是否在构图、意境的表达上富有创意;④作品是否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学生修改各自作品。
5.小结拓展。
收集有关四季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水彩画等工具、收集有关四季的诗词
(教师) 诗配画的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深入交流
(1)再次交流有关四季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教师小结,明确目的:本节课要完成一幅诗配画的作品。
2.分析范作。
(1)出示诗配画的范作。提问:你发现这幅作品的诗意与画之间有什么联系?画中季节的象征性景物是什么?
(2)师生共同分析范作。
(3)教师小结诗配画的特点。
3.尝试创作。
(1)让学生讲讲自己准备为哪句诗作画。(文字资料没收集到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相关诗句。)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评价作品。
(1) 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相结合。
(2)展示作品:评出具有意境的作品。
5.课外拓展。
设计四季故事,进一步探索你喜欢的季节的特点。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选用蜡笔水彩画或钢笔水彩画,水粉等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回顾总结。
(1)师生共同总结上节课所学的诗配画的特点。
2.欣赏佳作。
联系大自然的美景及图片(包括象征色彩的图片)进行赏析。
3.畅谈感想。
学生间互相讲述四季的特点及色彩特征。
4.创作作品。
(1)主题:画出四季的象征色彩。
(2)技法:运用蜡笔水彩画、钢笔水彩画、水粉等形式作画。
(3)配一句或几句表达自己感想的话或诗歌。
5.课外拓展。
设计四季故事,进一步探索你喜欢的季节的特点。
课外资料
1.四季诗歌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相适应的动物和植物。例如在寒带的北极狐有稠密的绒毛,白熊有很厚的皮下脂肪,以抵御寒冷的气候。相反,在热带,大象身上的毛就十分稀疏,以适应炎热的环境。等等。 文章
www.qidian55.com w,浙版教案——四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