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范文频道报告汇报心得体会通信企业移动联通电信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中国联通的

通信企业移动联通电信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中国联通的

01-01 19:34:53浏览次数:790栏目:心得体会
标签: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心得体会,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暂无联系方式 通信企业移动联通电信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中国联通的,


通信企业移动联通电信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中国联通的时代使命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推动我国发展的长期实践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和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同志4月14日在中央企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能不能科学发展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安全。各级党委和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解决企业突出问题、完善企业体制机制的有效手段,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要机遇,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变为谋划企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企业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办法措施。)

中国联通是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重组而成的,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XX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目前资产规模达到5000多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48万多人。今年以来,随着完成上市公司、集团公司的合并重组、顺利获得3G牌照、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公司的工作重心已经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在这个关键时刻,恰逢在中央企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对中国联通是一个难得契机。可以说,科学发展不仅是党中央的要求,更是中国联通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联通坚持科学发展的时代使命

当前,中国联通要紧紧围绕“融合创造新优势,3G实现新发展”这一学习实践活动载体,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换言之,坚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时代赋予中国联通的使命。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改革重组后,中国联通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把中国联通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名副其实地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为此,中国联通要利用重组成功、3G商用等重要机遇,始终把发展置于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发展速度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中国联通成为全球最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WCDMA运营商。同时,要加快提升宽带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潮流中积极寻求并努力把握新机遇,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综合实力。围绕上述目标,中国联通必须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尽快把公司做大做强做优。

(二)积极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型。国内新一轮电信体制改革完成后,市场格局与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竞争无疑将进一步加剧。面对电信技术演进与业务发展的新变化,面对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趋势,面对公司合并后实现统一管理的新要求,单纯的数量规模型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在经营、投资、管理、支撑、服务等方面,都要做优做佳。要通过持之以恒地网络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企业发展过程中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三)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全业务经营的新形势下,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兼顾。首先,要统筹好当前与未来主导业务的发展。当前,固网语音业务收入占比较高、边际成本低、贡献效益大,2G业务、固网宽带、增值业务仍然是当前保增长、保业绩的重点业务,绝不能轻言放弃。另一方面,3G业务、宽带信息服务,是通信业界公认的“明日之星”,也不可等闲视之。新老业务的新陈代谢,是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新型业务,只要有市场、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坚定不移地去发展,并在发展进程中顺利完成新老交替。其次,必须进一步统筹好南方与北方、城市与农村等不同区wmjy.netcn转载请注明出处域的发展。要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优化资源配置,使各地分公司的规模、速度与效益,同当地的经济、人口、行业发展水平和同业竞争者相匹配,实现收入与成本、投入与产出的合理匹配,不断提高发展水平。此外,还要统筹好固网业务和移动业务、2G业务和3G业务、话音业务和非话音业务的发展。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新的中国联通组建以来,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信企业移动联通电信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中国联通的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