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01-01 19:34:13浏览次数:842次栏目:会议发言
标签:会议发言稿,年终会议发言稿,经销商会议发言稿,暂无联系方式
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www.qidian55.com
,是我省目前直接扶持农业的最大投资和农民直接受益的最大项目,是符合国家公共财政和WTO规则要求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等综合措施,有利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巩固和提高我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农业综合开发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综合开发重视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市场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基地组织农户发展生产,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国家财政、银行贷款、企业、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自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了良好的投资运行机制,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第三,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建设农产品营销市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多种途径,提高了农业收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农业开发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一般比非项目区高出300元以上,高的多达500-600元。
第四,农业综合开发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综合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过程。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立协调一致的农田新格局; 坚持建设规范的灌排体系,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坚持在项目区绿化造林,营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同时,农业综合开发对我省丘陵山区、沿海滩涂等后备资源进行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推动了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综合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开发的机制和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开发的面铺得过大,有些地方项目和资金安排重点还不够突出,效益不高;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农业综合开发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少数地方项目和资金管理薄弱,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等等。因此,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抓住发展机遇,坚持改革、创新和发展,促进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吁明确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支持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必须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这是增强我省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之道。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改革完善投资机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努力开创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局面。在推进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是规模开发的原则。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实行规模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要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集中连片开发,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主导产业。所有位于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内的农业综合开发县,都要按照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的要求,围绕1-2个优势产业,统筹安排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减少项目个数,扩大项目规模,实行集中扶持、连续扶持,发挥规模效益。要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综合示范区建设,力争在2-3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差别发展的原则。要注重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重点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使资源优势变为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立足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要按照《江苏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20xx)》,重点扶持优质水稻、特色蔬菜等16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三是产业取向的原则。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实现从分散的项目建设目标向产业建设目标的根本转变。要克服以往项目缺乏连续性,后续工作跟不上,开发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弊端,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统筹项目安排,将土地治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产业
www.qidian55.com
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融入到优势产业建设之中,形成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优势农产品产业群。
四是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区域布局上,农业综合开发要突出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基地为载体,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建设专业化飞标准化、优质化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完善配套建设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基础条件。中低产田改造不能单纯地就改造而改造,要讲究投资效益,围绕优势农产品基地布局建设改造。要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出口创汇型、成长型和部分骨干龙头企业,尤其要积极扶持主营产品优势明显、出口创汇潜力大的外向型龙头企业,增强企业的带动功能和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强科技创新,坚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原则,积极推广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项目要突出农产品产业链开发,提高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加大项目区农民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为推进产业化快速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动力。
五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前提,以农民是否满意为标准。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和二次分配等多种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不能带动农民增收,这样的企业即使发展前景再好也不能扶持。
三、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水平
经过多年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省农业综合开发从资金的筹集管理,到项目的确定、建设和管护,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制度,较好地保证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规范运作和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下一阶段,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改革要求,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完善投资政策,加强科学管理,创新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水平。
(一)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机制创新。要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大机制创新力度,将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公开选项,增加选项透明度,主动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产业化经营项目由省级负责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项,土地治理项目要在县级及项目区公示。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择优选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单位也要通过招投标来择优确定。推行物资设备政府采购制,提高投资效益,保护国家和农民利益。要积极开展项目工程监理制,聘请有资质的单位、有相应资质或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监理,保证工程质量。二是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对于公益性项目来说,实施主体不明确,实施项目的贵、权、利错位,容易导致项目建设成本增加,影响财政资金投资效益。因此,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都必须逐步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和责任,由实施主体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项目投资的管理和安全负责,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投资效益。三是加快推行农业综合开发产权制度改革。要切实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增强管护意识,对已建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要及时明晰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建立必要的运行管理制度,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综合开发机制。土地治理项目的确立,要以农民要办为前提,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采用民主的方法,多与农民商量,努力把一家一户农民想办但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办实办好,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产业化经营项目的确立,要以带动农民增收为前提,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要更多地吸收农民工参与,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性开发的试点工作。这是农业综合开发新的工作内容,要积极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认真制定周密的试点方案,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
(二)全面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管理水平。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效、安全运行。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提高选项的科学性。总体上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效果较好,但也有一些项目效益较低,甚至由于市场波动等因素,导致项目难以实施。项目前期评估论证不充分、选项不准是一个重要原因。要切实加强项目评估论证工作,建立严格的项目评审责任制,提高项目评估论证的水平和质量。二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行项目和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