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范文频道工作计划单位工作计划中国电网发展计划

中国电网发展计划

07-25 13:15:21浏览次数:986栏目:单位工作计划
标签:事业单位工作计划,单位团支部工作计划, 中国电网发展计划,
到20-25GW。全国西电东送送电规模在20xx年约为25GW,20xx年
增加到55GW,2020年再增加到100GW以上。
  在南北互供、跨区电网互联方面,除在建的三广直流工程外,20xx年前后建
成华中—华北联网的直流输电工程,南北之间将形成以三峡为支撑的主干通道。此外
,将加大山西阳城送电华东的力度并实现华北与华东联网,另外建设西北与川渝、川
渝与南方电网之间的互联工程。到20xx年,跨区交换电量将达140TW·h,
比20xx年增加80TW·h。
  4 中国电网发展的技术取向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电网的发展将面临3个方面的巨大挑战,一是全社会日
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与电网输配电能力的矛盾;二是引入竞争要求降低成本与保证电网
安全、供电可靠性的矛盾;三是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与电网建设的矛盾。面对挑战,
在今后电网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电网的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已建成
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试验室和试验装置等基础科研设施的作用,充分利用“超高压
输电系统中灵活交流输电(可控串补、静止补偿)技术”、“500千伏紧凑型输电
线路关键技术和试验工程”及750kV输电工程相关技术的科研成果和电力系统稳
定分析计算新方法的科研成果。进一步研究电网稳定分析、监测、控制策略和联网关
键技术。大力推进变电站设备紧凑型、智能化、小型化、综合自动化及在二次系统等
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电网技术升级,实现电网技术跨越式发展。
  4.1 高一级电压等级交流输电技术
  更高一级电压等级在中国的运用是中国电网发展的客观要求。20xx年2月1
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第68次办公会通过了国家计委关于750kV工程可研批复
文件,决定在西北建设750kV电网,并将官亭—兰州东750kV输变电工程列
为国家示范工程,设计、设备供应立足国内,按计划,该工程20xx年投入运行。
它标志着我国最高交流电压等级的示范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建成后,将是世界同海
拔最高电压等级。该工程已于20xx年9月份正式开工。预计到2020年,西北
电网将初步形成覆盖兰州、白银、关中、银川、西宁负荷中心并延伸到新疆哈密的西
北750kV电网的主干网架,初步估算将建成750kV输电线路3000-55
00km、变电容量0.2亿kVA左右。关于1000kV,1150kV这一级
电压等级,中国的电力科学研究机构已开展多年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工作仍在继续。
  4.2 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中国的第1条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建成投产15年来,电力电子技术有了巨大的
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直流输电工程也因此得到较快的发展。到20xx年
,全国直流输电工程将达到6项,线路总长度达到4800km、输电容量达到12
.36GW。“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的直流输电工程包括:三峡右岸至上海练塘
直流工程1100km、3GW,20xx年投产;四川德阳—西北宝鸡直流工程5
50km、1.8GW,20xx年投产;贵州兴仁—广东惠州直流工程,1000
kal,3GW,“十一五”期间投产;西北银南至华北天津东的直流输电工程12
00km、3GW,20xx年左右投产。2011-2020年的10年间,还将
有一大批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此外,作为大区联网的背靠背直流工程也将得到发展。
  随着大批直流输电工程投运,交直流系统的相互协调技术将变得十分重要。运行
实践中,曾发生多起因交流电网简单故障造成葛沪直流双极闭锁的事故,通过技术改
造,基本解决[本文由网站www.qidian55.com收集整理]了这一类问题。今后出现同一地区多个直流落点,相互之间的影响尚需
进一步研究,必须从技术上保证相互的协调运行。随着西电东送电源西移,特别是西
南水电的开发外送,部分项目的输电距离超过1500km,甚至达到2000km
。因此需要研究落实高一级电压直流的应用问题。同时,还需要研究高压直流输电线
路的噪声污染和电磁波污染等问题。
  4.3

www.qidian55.com  灵活交流输电(FACTS)技术
  IGCT发展和改进了传统的GTO技术,为大功率电力电子应用提供了一个理
想的、高性价比的选择。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更好的性能、更高的
可靠性和更优的可控性,预计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和普及将是本世纪初最
显著的技术革命。与直流输电相比,交流输电能力受到限制,是因为多出了线路输电
极限和稳定问题。根本原因是交流特性中有相角、无功和电抗3个参量。利用电力电
子器件的特性,可根据提高输电能力的需要,快速地改变这3个参数,对输电功率的
大小、流向进行有效地调控。从效益上看,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技术以它特有的大功率
、高速、精确连续的控制、代替了传统的机械、电子和电磁的控制手段,使交流输电
系统的功率具有高度的可控性、且可按人们事先的计划路径流动。
  近年来串补技术在中国500kV电网得到较快的应用。我国已先后在阳城输电
系统、华北大房线路、丰万顺线路上分别安装了3套串补装置。目前在建的贵广交流
、天广一二回、天广三回线3项串补工程,其中中国第1套可控串补在南方电网的天
广一二回线路上即将投运。此外,还有二滩送出工程,万县—龙泉双回线及神木、托
克托、伊敏电厂等外送上都拟安装串补装置。预计到20xx年全国500kV电网
将投产串补容量10-12GVar。今后,中国还将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同
步补偿器、超导磁能存储系统、可控硅移相器、可控硅串联补偿器、统一潮流控制器
、固态串联补偿器、相间功率控制器、次同步振荡阻尼器等电力电子设备。
  4.4 紧凑型输电技术
  紧凑型输电技术在中国已得到试验性的应用,1999年昌平一房山第]条50
0kV紧凑型线路(85km)建成投产。与常规线路相比,紧凑型线路采用六分裂
布置(6×240mm2),输电能力提高30%。采用新的输变电装备,提高单回
线路或单个通道的输送能力,尽可能减少走廊占地,降低输变电工程投资和输电成本
,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需要是一个关键的技术方向。紧凑型输电技术通过减少线路
电抗、增加容抗、提高线路自然功率,达到提高线路输电能力的目的。今后,华中与
华北联网线(新乡-邯东21Okm)、政平-宜兴同杆双回2×44km线路上。
华北电网配合托克托二期建设的输电线路浑源—霸州段也可能采用紧凑型线路(6×
300mm2,300km)。紧凑型输电技术的推广条件已成熟,下一步将在西电
东送长等大功率、长距离输电线路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4.5 电网稳定控制技术
  电网的发展和与其相伴的大电网稳定控制问题是电网发展中要解决[本文由网站www.qidian55.com收集整理]的重点。中国
电网已应用了电网稳定的检测技术,同时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新方法—扩展等面积法(
EEAC)及相关的电网稳定监、控的科研成果将得到进一步应用,为电网的运行提
供新的手段。

上一页  [1] [2] [3] 

,中国电网发展计划
《中国电网发展计划》相关文章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