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学习辅导教学总结学校工作总结张课改之翅 游创新之境——课改实验小结

张课改之翅 游创新之境——课改实验小结

01-01 20:20:40浏览次数:711栏目:学校工作总结
标签: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家长学校工作总结,创新   张课改之翅 游创新之境——课改实验小结,
    应该说,以上这些要求,是语文学习中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对于一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当是不在话下。可是,我所任教的丰南中学地处偏僻的海口市郊,属于闭塞落后的乡村中学,学生较少接触外界的新事物,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另外羞怯心理也阻碍了他们发展与人交往的能力。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较少使用普通话的环境中,导致了几乎90%的学生普通话不标准,有的学生还不懂得用普通话来进行交流。阅读面的狭窄造成了写作能力低迷不前,方言的存在造成了口语焦急能力的极度薄弱,而这一切若不先行解决,则势必会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针对这特殊的学情,我选择了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兴趣”作为自己教学的突破口。
    学生不敢开口“说”,我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开口去“说”。开学伊始,在每天上课前十分钟,我都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来做口头说话训练,并形成了一种制度,在班内轮流着执行了一个学期。在说话训练中,我分别就学生的“说”与“说的内容”定了几个有层次的目标。
    (1)在“说”这方面,目标只在于让学生练胆、壮胆,摆脱羞怯的心理。只要学生上台来讲,不论好坏,我都适度给予表扬,给予激励,让他们有“说话”的信心与勇气。当学生基本去除“不好意思”的羞怯心理,敢于在大众面前开口之后,我把目标定在能够在有底稿的情况下,把故事流畅地表述完整。在这一阶段,我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普通话发音、语速、语调、感情、肢体语言等方面进行点评,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全体学生在点评之后都有所收获。在第一、第二阶段目标已完成之后,我将目标定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即能够脱离稿件,完全自然地把故事“讲”出来,并注意根据情节改变自己的语调与表情。一个学期坚持下来,我班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2)在“说的内容”方面,我亦循序渐进地定了几个层次。首先,可以读报纸上的一则消息,读一则故事(旨在鼓励学生参与)。其次,讲一则笑话、故事(“讲”这就比“读”上了一个档次)。再次,讲一则成语故事或谈读后感(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并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最后,针对社会上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旨在训练学生懂得有针对性、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准确、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生不敢“写”,不想“写”,我就引导他们从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事物写起。这样一来,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自然也就不会笔下无话了。
    例如,学习《为你打开一扇门》后,我让学生写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作品的大概内容及自己的感受;学习《十三岁的际遇》后,针对小主人公对未来充满理想的现状,我让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三十年后的我》;学习《皇帝的新装》后,我让学生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想象国王游行后的情况会如何。。。。。。事实上,由于学生带着兴趣去学语文,带着兴趣去写作文,都能够写出较令人满意的作文。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我让学生每周写三篇日记,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内容不限,但必须有中心,不能记流水帐,泛泛而谈。2。要有真情实感,要写真事,抒真情。   
    3。书写要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学生每周的日记,我都做了认真的批阅,有时还针对学生的困惑在日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我不仅成为学生的“良师”,更成为学生的“益友”。
回顾这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实验,本人感觉是收获良多。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一定会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上一页  [1] [2] 

,张课改之翅 游创新之境——课改实验小结
《张课改之翅 游创新之境——课改实验小结》相关文章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