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大全,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能力 高中地理
课题开题报告--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高中地理地图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
通过课题研究第1阶段——对我校高1学生地理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的分析显示:学生有比较明确的地理学习的目标和自信心,但在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上存在不足,而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有待培养。鉴于此,我们此项课题研究围绕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地理学习方法指导和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3方面展开,借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做到"会学地理"。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研究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地图意识,主要有以下3个依据:
1、从现代教学理论看。
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是熟知某些知识,而是要真正了解与此知识相关的1系列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以保证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地理学科有独特的特点:知识联系特别紧密,如高中地理知识体系:要求学生能有地理知识的综合汇总能力,而不是单1的掌握其中的某单个知识点,地图是将知识汇总,明确其中联系的最好的工具。充分利用地图能促使学生的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能发挥学生的逆向思维与想象思维能力。这些都符合现代教学理论。
2、从中学生的特点看。
中学生的年龄在13~18岁左右,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1定的困难。同时,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地图的形象诱惑力,创设问题情景,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逐步加强学生的地图意识,提高地图的认知能力。
3、 地理学科特点看。
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地理的基本技能包括:(1)阅读地图的能力:地图被称为是地理的“第2语言”,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基本的能力。新教材让学生试做天气预报员,激发学生读图兴趣。(第2。5课活动);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分析能力(第1。4课活动、第4。6课活动、第4。2课活动);通过不同内容地图的对比,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3。3课活动、第4。8课活动)。(2)绘画能力:新教材在这方面安排了较多活动,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从而达到化解难点、锻炼绘图技能的目的。例如:绘简图说明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关系,(第1。4课活动)、绘制地壳物质循环图(第1。6课活动)、画水循环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的示意图(第4。3课活动)。(3)计算能力:通过地理计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1。5课计算时差活动)。由此可以明确看出,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图意识的培养,是地理学科本身的必然的要求。
4、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课题正式研究之前,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学习相关的理论,加强教师在这1课题中的主观重视的意识,并设定课题计划,调查分析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实验班级,研究教材,照准研究的突破口。教师分工明确:谭延平、侯建成负责理论的原则把握;侯建成负责具体实施计划的制定;张琳霞、陈春蕾负责课题各种材料及成果的整理;朱秋娥、王洪玲、宋彩萍负责地图的收集和整理;汤国华、王文华、侯建成负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整理;所有成员各负1职,并协调工作。
(2)、实施过程:
1、把握地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A、认识规律原则:
地图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地图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解地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1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例如,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特征,如果学生只读课文,或只凭教师讲述,是很难形成各自然带的景观特征和空间分布概念的。只有阅读了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图以及各带的自然景观彩色图(尤其是典型植被和代表性的动物图)后,学生对自然带的景观和分布特征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B、实际性原则:
地图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讲地图投影,鉴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只能深入浅出地用切开桔子皮,把它摊平、变形的例子,来说明球面地图画成平面图的变形,而不能按照地图学的要求去讲地图投影。
C、。思想性原则:
新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的好材料。这1特点从地图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地图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雄心壮志。例如,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种种社会问题,教材中选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加以说明。漫画中把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母亲。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母亲拖儿带女,疲惫不堪,无力承受子女过多的压力,呼唤人类要控制自己,实行计划生育。这幅漫画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2、培养用图习惯,详解读图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中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策略、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地图教学进行指导和强化,并同时形成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首先,要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培养学生读图技能。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对地理图像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达到准确理解图像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读图1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图象类型,明确读图目的;(2)认别图例,了解方向和比例;(3)认真读图,弄清问题;(4)自我检查,相互交流读图结果;(5)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例如,讲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应以地图为骨架,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找到答案。首先,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几条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后3条等降水量线。仔细观察上述每1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1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其次,要利用“1图多思、多图并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因为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常常结合在1起,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1图多思、1图多用。每1幅图都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1幅图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例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若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来看,图中4个方框分别表示哪1部分;若是从地壳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4个方框分别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中的哪1个;若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则又是表示海水、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中的哪1个方面。这样,经常性进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将大有好处。多图并用,就是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说明、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这在教学中可以更广泛地加以运用。总之,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多渠道地进行地图教学,注意图的变式,1图多用,多图并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地图意识及思维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课题开题报告--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高中地理地图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