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点学习辅导网培训频道演讲与口才培训口才培训交际口才打造黄金人脉

打造黄金人脉

01-01 19:54:44浏览次数:265栏目:交际口才
标签:交际与口才,交际与口才txt,口才训练,暂无联系方式 打造黄金人脉,

  其实,无论是丁磊还是张杰贤,都是一个团队的代表,选择了正确的团队领导者,可以说就是完成了80%的工作.选择团队,你首先要知道“谁是最重要的人”.

  黄金法则三

  黄金有价人脉无价

  “黄金有价,人脉无价”,交一个朋友很难,但是失去一个朋友却很简单.所以维护朋友关系则是你在黄金人脉道路上不二的选择.

  熊晓鸽在中国市场创业生涯的第一单,看起来纯属“意外收获”.1991年12月,他以IDG成员的身份来到北京.就在此时,一个机会向他靠近.

  “当时美国有家公司和《国际电子报》签订了合资协议,政府也同意了,甚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仪式.但是美方公司因对中国的风险判断不准而突然不做了.”

  无巧不成书的是,在这次合资中的中方正好和电子情报研究所是合作伙伴,而熊晓鸽在参加IDG以前曾在美国一个出版公司工作,也跟电子情报研究所有合作,双方都比较熟悉.于是,以熊晓鸽和电子情报研究所为纽带,他在中国的第一单业务,就是前面的那项合资.或者说,他是顶替撤资的美方进入的.

  “当时我们和电子情报研究所的合作伙伴《计算机世界》的中方领导人都很熟悉,有过合作,所以能够拣到这个项目,也顺理成章.”谈起十几年前的往事,熊爽朗地笑了,而让他最开心的是,这个熟人之间的合作,出奇地顺利. 

  “我们见面后,谈了半小时就成了,连IDG的大老板麦先生都没有想到.”由于当时还没有商务电子邮件,熊晓鸽用传真把合同文本发给IDG美国总部,请求授权.在他看来,彼时的中国,每一项投资,做不到美国那样商业化,合同订立前后要有律师和会计师跟进,当时完全是靠朋友间的了解和信任.所以,他要以IDG公司的名义达成合作,还需要美方老板的全权授权.

  结果第二天,熊晓鸽就取得了授权书,和对方签约了.在熊晓鸽的建议下,《国际电子报》这个媒体投资项目被并到《计算机世界》,后来改刊成为《网络世界》,引领一代潮流,也让他赚了很多钱.

  而今回顾当年的事,熊晓鸽坦言,当时虽然也看了项目有关的财务数据,但是,熊晓鸽觉得,能够让他对这个项目有信心的,并不仅仅在于那堆数字.重要的是此前的“那些交情.”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叫作“30岁以前靠能力,30岁以后靠人脉.”对此,很多人都有一种误解:“我人微言轻,又无经验,人脉不就是互相帮忙吗,我帮不上别人的忙,人家凭什么要来和我打交道呢?”

  其实,这句话的含义并非如此理解.为什么要30岁以后呢?就是等你和你的网络一起成长.所以,开始建立人脉时,你的为人必定要热心,你的贡献越大,价值越大,反过来,别人愿意替你付出的也越大.帮不上大忙帮小忙,首先要做到乐意和别人分享.

  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刚回国的时候有些水土不服,人际关系中的微妙之处,他常常把握不好,这时候,为他指点迷津并把他引入中国政商圈的还是他的一位朋友.

  当年,因为刘二飞发表的一篇很短的文章,因此结识了这位朋友,而当刘二飞回国后,正是当年这位笔友帮助刘二飞进入了中国的上层交际圈.

  靠朋友,熊晓鸽也是一路顺风.IDG最近两个月融资3个亿,效率高得惊人.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融资方的认可

[1] [2]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打造黄金人脉
《打造黄金人脉》相关文章
给资讯打分:
网友评论: